![](https://img.haomeiwen.com/i1382354/8210b7a2cbd69a6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2354/2839d385b9bcb2b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2354/951d00690a8c1b38.png)
为人民日报70年抄了几段文字,以助纪念:
1 “我们开口说话,就是宣传。” 简而言之,每个人都是宣传家,不同之处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做宣传,基层工作者向群众做宣传。“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对于基层工作者来说,宣传就是直接面对群众,把党的大政方针、具体政策推动落实到群众中去。而要做好基层的宣传,就需要从党员干部到每一位基层工作者,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在新时代的基层工作实践中,做好宣传家。
2 如何做一个好记者,有三点需要做到:一是不能把记者只当成一个饭碗来做,要当成一项事业来搞;二是要做一个专家型的记者,也就是负责采访的方面要进行深入的研究,长期的研究积累,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这样写出的稿子,才会得到读者的承认,专家的点头;三是做一个人民的记者,也就是热爱自己的采访对象,热爱人民,要站在人民的角度去写稿子,这样才会得到人民的喜欢,人民喜欢的记者才是真正的好记者。
3 媒体融合,关键在人的融合。运用中央厨房机制,采取“兴趣化组合,项目制施工”模式,人民日报社250多名编辑记者组建了50个全媒体工作室,“学习小组”“侠客岛”“麻辣财经”“一本政经”等微信公众号在新媒体平台声名鹊起,广为人知,“提笔能写,举机能拍,对筒能讲”的“全能编辑”“网红记者”不断涌现。
“原来,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2012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四版“人民论坛”专栏刊发评论《信仰的味道》,讲述了全神贯注、伏案疾书的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误把墨汁当糖水,蘸着墨汁吃粽子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