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房屋置换,买的新盘,于是得租房一年过度。
决策做好后,六月份的租房正式提上日程。出于巨大的贷款压力,本着能省则省的选择,后面的租房预算并不打算太高,甚至想着能遮风挡雨就够。
向来节省的爽爸在这事上却一改常态,想租个好点儿的,他坦言,太破怕我吐槽,住不惯。
一番好言打消了他内心的担忧后,我们开始刻意留意周边的租房信息。
不久,我们就在居住的同栋楼层里,看到邻居发的租房信息。3楼,简装,2400元/月。考虑同一栋楼,搬家方便,刚好还能继续使用楼下尚未卖出的车位。上门看过一次,我便决定把它租下来。
当然,爽爸看着有点毛坯感的屋子,再次向我征求意见,真要租一套?
比起我们刚刚卖出的房子,这套即将租下的房子确实捡漏好多,墙面掉皮,阳台未封,冰箱没有,洗衣机随时能够罢工。
原本觉得,内心已经做好十足的准备,后面铁定能够适应当初的选择。结果却有些事与愿违了,谈不上抱怨,却时不时会吐槽下入住进来后的生活。
因为住所一般,之前畅想的“诗意生活”荡然无存,每天过得都很随意。日子真的是得过且过,没有闲情雅致来份彻底的卫生清洁,更没有雅致好好装扮下这个临时的家。
都说日子是自己的,日子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自己。但这段特殊的经历却真的让自己意识到了环境对于我们的巨大力量。
和爽爸也交流过内心的真实想法:现在的住所再不济,也好过当初刚毕业那会儿的租房。可为何那会明明更糟,却内心充盈而满足,这会儿却尽剩嫌弃?
爽爸的回答:那会儿虽然过得很苦,但是后面通过努力,我们还是住上了属于自己的家。家虽不大,但也按着我们自己的描绘成形了。从不好的状态一下子过渡到美好的生活,心情自然富裕。
当是当下就不一样了,当下的现状:由好→坏,生活的环境越来越不好了,尽管只是过渡,但内心却也真实的反馈出自己的声音。
所以,无论无何,生活,一定要越过越好。只有一切一切都像预定的轨道前行,我们的心才能跟着走远,去畅想,去憧憬更加美好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