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

“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

作者: 水韵琴心 | 来源:发表于2021-02-08 12:08 被阅读0次

    这几天,我在阅读资深心理咨询师、看见心理创始人武志红的个人著作《为何家会伤人》。我每天深耕于对孩子们的教育,努力寻思挖掘“家·校·社”三者间的关联。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

    “家,常被我们用最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成玫瑰色的港湾甚至天堂。但实际上,家既是爱的最主要的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的传递者。”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真实案例,阐述如何构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以此形成孩子的人格基础。按照作者的说法,孩子6岁前的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着的形象,会被孩子内化成“内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则会被内化为“内在小孩”。这种关系模式一旦建立,很难改变,不仅能决定一个人的心智模式,还决定他的心理健康程度。因为这种关系模式,会投射到所有人、社会乃至世界的关系上去。

    作者的这些观点,激发了我的情感认同。是的,作为一名教育人,接触到的教育个案没有哪一个是纯粹的个人行为或校园行为,都脱离不了与家庭的关系。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遇到孩子的个案教育,思考孩子行为习惯的源头时,我只知道笼统的经验判断——孩子的行为大多来自于家庭教育的投射。接触了这本书,才逐渐明白孩子的行为表现真正的根源。

    每个孩子一出生就有一个精神胚胎,孩子每个行为都反映着自身精神胚胎的需要。如果6岁前,一个孩子的自发行为没被压制,那么这个孩子的心智模式相对较健全,而且极富有创造力和自主能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沉浸在“内在的父母”中,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求来“塑造”孩子。一旦孩子的精神胚胎的需要就被严重受到压制,孩子就要想方设法做回“内在的小孩”,寻找自己的自由。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见孩子发呆的现象、好动、霸道无理等现象,其实都是有根源的。

    前不久,一个孩子在上体育课时,老师提醒这个孩子排队集合,在提醒了两次后这孩子无动于衷,像没听见似的坐在座位上自顾自玩自己的小东西。于是,老师提高了嗓门,大声告知他排队集合。这孩子无奈地从座位上起身,一边气冲冲地朝外面走,嘴里一边嘀咕着。旁边耳朵尖的孩子听到了那个孩子嘴里嘀咕的是一句脏话,于是马上给老师报告。老师立即问那孩子是不是在骂人,但那个孩子怎么也不承认是在骂人,反而借口说那是他的口头禅。

    对于那个孩子,尤其是说了脏话不但不承认,还给自己找理由的行为,老师的教育引导肯定不能缺位。于是,经过老师的引导教育,孩子能够纠正自己的认知。但是事情不应该止于跟孩子的沟通,还需要跟家长沟通。于是,老师又找了家长沟通。家长口头上态度非常明朗,要严格教育孩子。但是第二天,孩子反馈的情况却大相径庭。据孩子讲,他下午回家,妈妈与他有下面一番对话:

    “你今天是不是在学校又犯了错?”

    “是的。”

    “向老师认个错。今后不准再犯相同的错误了!”

    很明显,家长的引导并没有深入孩子的行为背后与孩子深度交流,也可以类推出孩子平时行为的合理与否,家长的界限教育引导并不明确,大多采用的是告知式。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家庭中最懒惰的爱——放纵型溺爱。放纵型的溺爱会带来三个恶果:一是依赖,二是自卑,三是任性。在上面这个案例中,那个孩子身上就有明显的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只要事情没有按照他自己的需求发展,就表现出极度不满,而且有一种“我要,我立即要”的习惯。你看,想骂人就骂人,想干嘛非要照自己意思去做。

    对于那个孩子而言,家庭放纵型溺爱的恶果不止发生的这一件事。比如,打餐时,别的孩子能够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等待值日生点名排队打餐,而他总会不耐烦地反复抱怨值日生不点他的去排队;路队放学中,别的孩子都能安静有序地行走,他却非要一个人歪歪斜斜、边说边走……

    正如武志红所说,孩子的人格建立,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取决于“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的父母”这对关系模式和谐健康与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bx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