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7-17 夭折的“熔断机制”

2018-07-17 夭折的“熔断机制”

作者: 杨刀刀daoker | 来源:发表于2018-07-18 02:29 被阅读0次

    2015年发生A股股灾,为了防止这种市场急速下跌的过度波动,从2016年1月4日开始,我国的监管层实施了一个叫“熔断”的机制。结果只实行了4天,就引起了市场的剧烈波动,许多人损失惨重。

    什么是熔断机制

    熔断是指当股市波动过大的时候,暂停交易,保证整个市场的安全,这个机制就叫做熔断机制。

    这种机制设计的初衷是减少波动,但在我国的A股市场的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

    2015年股灾后的9月,监管层匆忙出台了熔断机制的草案,设置了两档熔断机制,一个是5%,另一个是7%。当大盘下跌5%时,就暂停交易15分钟,再次开盘后,下跌7%时,则全天的交易暂停。

    结果2016年1月4号,第一个交易日大盘就下挫4%,这种下挫其实在大家的预料之中。但是由于5%的熔断制存在,大家就产生了一种冲动,要在下挫5%之前出逃。结果下午开盘只有13分钟就触发了5%的熔断,暂停交易15分钟,再次开盘后,仅仅6分钟就下跌至7%,全天的交易暂停。

    更令人恐慌的是,接下来几天的交易日,熔断成了A股市场的常态。只要当天有下跌趋势,就会很快触及5%熔断,然后就是7%,全天交易暂停。

    所以仅仅几天后的1月8号,监管层就叫停了熔断机制。

    为何借鉴失败?

    中国的熔断机制,其实是借鉴了美国的先进经验。美国在1987年股灾后,推出了熔断机制,效果不过,但是到了中国却一塌糊涂。

    其根本原因在于,中美两国的市场环境、熔断制度设计都有很大的不同。

    美国的熔断值分别是7%、13%和20%,这是经过长达一年反复修改后的结果,相比之下,我们A股市场的熔断机制上马仓促,而且阈值很低。如果所有个股都下跌10%,交易早就停止了,所以我们的阈值只能选择在10%以内,因此可选的范围就很小。

    而且,中国的股市波动比美国市场大很多,波动大,但是熔断阈值低,因而造成连续的熔断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磁吸效应

    美国的学者们曾提出一个名词,叫做磁吸效应。意思是说,熔断机制会造成,同向资金抓紧离场,而反向资金延后入场,这样就加速了下一次熔断的到来。

    一旦接近熔断阈值,同向的投资者因为担心熔断,会提前卖出;而反向的投资者也会等待熔断之后再入场。


    美国的个股和大盘的同涨跌幅度很小,引入熔断机制可以防止大盘的过度波动。而我们国家的A股市场,存在个股与大盘同涨跌现象,因此熔断机制其实与涨跌停板起到了类似的作用。

    因此,美国引入熔断机制几十年,只触发了一次熔断,而中国引入熔断机制几天,就成了新常态。不过好在,监管层立即纠正了错误,叫停了熔断机制。

    所以说,再好的机制也需要因地制宜。对别人来说的好方法,需要合理移植才能在自己身上发挥预期的效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7-17 夭折的“熔断机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di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