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越来越近,昔日繁华的街道,突然变得冷清。辛苦一年的打工人,都忙着赶回老家。
因为疫情,政府提倡就地过年。但留守家人的渴盼,让返乡变得务义无反顾。一放寒假,便和孩子回到老公所在地团聚。
晚饭后,老公突然感慨地说,感觉屋子比以前温暖多了。平时一个人懒得生火做饭,诺大的房子,显得冷冷清清。一家人烧饭,倍感温暖,觉得有了浓浓的烟火味。
因工作原因,一直独自带着孩子在老家生活。后经努力可以周末团聚,但日常生活依然分离。长期以来,习惯了分居两地。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娘俩白天上学、上班,晚上做作业、看书。日子规律有序。但规律的生活中,难免透着冷清。尤其是因为人少,吃饭问题,能省则省。单位食堂,成了日常首选。
只有周末或放假,一家人聚在一起。一向不善厨艺的老公,爱上了厨房,说这样才有生活气息。总吃食堂的娘俩也乐于捧场,掌勺人厨艺日渐精进。
中国人爱做饭,擅长做饭。舌尖上的中国,总让人唾液奔流。一直纳闷,中国人在吃上精雕细琢,何以有如此热情?
细细品味,恐怕与我们重家庭的传统密不可分。袅袅炊烟,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乡情记忆。春节聚会,热热闹闹吃个团圆饭,是一家人团聚的象征。
叮叮当当的厨房奏鸣曲,演绎了中国人相濡以沫的感情。烟火生发于锅碗瓢盆间,是家、家人共同生活时激发的和谐美好与温馨。
点滴烟火味,足以慰平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