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来中山市参加培训,在机场候机时,开始读这本《摆渡人》

这是一个特别精巧的故事。
女主角迪伦因为火车事故,失去了生命,她的灵魂在去往另一个世界的路上,摆渡人崔斯坦负责守护她。他们跋山涉水,遇到了重重困难。而崔斯坦让迪伦明白,他们遇到的所有的困难,看到的所有的景象,皆是迪伦心像的反映。
“你的身体,是你心像的投射。这片荒原也是一样的。”“这片地方反映了你的所思所感。当你生气时,这里就阴云密布,狂风大作,一片漆黑。你的心里越阴郁,夜晚也就越黑暗。。。实际上,我之所以看起来是这个样子也是因为你。。。如果我真的存在,我的存在也是因为你们的需要。”摆渡人崔斯坦说。
看到这里,我真的为作者克莱尔的通透暗暗称奇。她把普世的心理学糅合在这样的故事里,引领着读者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可不是?我们看到的所有事物,皆是我们自己心像的投射。这也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名诗的心理学基础。同一个东西,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和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绝对是不一样的。遇到同一件事情,你的心理反应和我的心理反应,也是不一样的。而每个人内心里对外部事物的成像,又为他个人创造了他的周围环境。就如同书中的迪伦,当她心情轻松愉快时,荒原上的天气就阳光普照微风轻拂;当她愤怒恐惧时,则狂风怒吼地动山摇。。。这,多么像我们每一个人的情绪体验啊。
故事里,免不了有“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落俗套。从《傲慢与偏见》里的达西和伊丽莎白开始,人们就把“我是世间最特别的我”的自恋投射到小说中的主人公身上。可现实中,却真的不是这么回事。我们需要接受“我只是普通的我”的落差。这,也是我从《摆渡人》这个故事中看到的算不上悲哀的现实。
结局我就不剧透啦。积极阳光正能量,永远是世界的主旋律。值得一读的心理学科普小说,推荐给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