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的天空
此人虽不姓曹,却在生前死后让一代枭雄曹操三次落泪

此人虽不姓曹,却在生前死后让一代枭雄曹操三次落泪

作者: 烽火台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0-02-17 17:03 被阅读0次

现而今的中国,大概大家对于三国历史人人都能说上点儿故事,《三国演义》的热播自不必说,当下的三国游戏也是制作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良,就在我们每天上网页看新闻的时候,也都能看到高晓松大爷在一本正经地介绍一个手机版三国游戏,而我本人也是三国志,三国杀,三国群英传等许多游戏的重度爱好者。

三国演义由于尊刘贬曹,让操大丞相顶着一顶奸贼的帽子活了几十年,在我们知道通过《三国志》知道了真实的历史后,大概曹丞相的粉丝们数量会一跃而超过大耳贼的粉丝数,这也是我们喜欢真实胜过虚伪,喜欢怒发冲冠胜过惺惺作态。曹操用人不搞派系,择能而用,因此曹营谋士众多,前几日我写过荀彧,今天,我想写写郭嘉,有许多人都在争论曹营第一谋士的封号到底给谁,也不会有答案,但是郭嘉进入前五,大概是没有问题的吧,而且曹操也曾为郭嘉而三次大哭,关于郭嘉的妙计生平我们了解过许多,我们今天就来讲讲郭嘉是怎么死的?曹操又为何三哭郭嘉呢?

《三国志郭嘉传》的记载郭嘉是曹操远征乌丸回来的时候病死的,当时郭嘉在易城,年三十八岁。因为病情太过严重,曹操在班师回程的时候不停地派使者往返禀报郭嘉的病情,但最终还是没能见到郭嘉生前的的最后一面,等到归来的时候,曹操只能面对葬礼而难受哀悼了。

郭嘉的病情,一方面身体虚弱,另一方面是常年生活放纵不检点,不拘小节,曾多次被陈群指出批评,这在《三国志》中有记载,具体怎么个不检点法,或许是死者为大,当时的记录没有向这方面靠拢,而今天的我们也都是众说纷纷,莫衷一是,就依个人口味而去相信吧。

后来又总是随军谋划,多年来一直操劳过度,处心积虑为曹操谋划,身体越加羸弱,最后在北征的途中不适应气候和水土,终于在易城病倒,最终没能等到曹操回来就去世了。

郭嘉是曹操最为倚重的最有谋略的谋士之一,可惜天不假寿。郭嘉生前死后,曹操曾三哭郭嘉。都被《三国志》记载,甚至三国演义也进行了完整的艺术加工,现在我们来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归纳一下。

一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征讨乌丸的行军路上。按照《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的说法,当时“黄沙漠漠,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操有回军之心。问于郭嘉。嘉此时不服水土,卧病车上。操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远涉艰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郭嘉年纪比曹操小得多,曹操能哭着说这些话,也可看出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也是不低的。

二哭郭嘉发生在当年九月,曹操讨平乌丸三郡回师到达易州时。郭嘉已经病得很严重,奄奄一息。按照《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问疾者交错”。即一遍又一遍地问候。郭嘉一死,他“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节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曹操亲自参加了郭嘉的葬礼,哭得很伤心。并且对荀攸等人说,他打算让郭嘉做他的接班人。可是他却中年夭折,难道这是命吗?可以说,郭嘉对于曹操统一北方,出的力也不小,与荀彧的功劳可谓是不相上下,因为这二人同为主战派,分别为主公梳理胜败论,无此二人,曹操的北方统一也不好说呐。所以,郭嘉死,曹操大哭,这次大哭应该是最真诚的一次,大概是发自肺腑的。

三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赤壁大战回归的路上。按照《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的记载:“太祖征荆州还,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傅子》的记载是:“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当时主要谋士都在。曹操怀念郭嘉,毫不掩饰对众谋士的失望,认为如果有郭嘉在,绝对不会让他吃这样的败仗!真让一帮谋士无不黯然自惭,无地自容。

这第三次哭戏在我看来是作秀的成分更高,这个时候的曹操更可能是借一个逝去的军师来批评或者讽刺在座的谋士,在曹操如日中天的时候没人劝谏,只是锦上添花,而没尽职尽责。因为就算郭嘉在,也不一定就会劝曹操不下征伐江东,天下统一毕竟是曹操毕生的梦想。我们没法预测一个死人会说什么话,曹操也不可能,您也不可能,您说对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此人虽不姓曹,却在生前死后让一代枭雄曹操三次落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fi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