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学生心理与行为特点三

小学生心理与行为特点三

作者: 雪梅读书时间 | 来源:发表于2020-12-04 11:00 被阅读0次

小学生动作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在大肌肉动作和小肌肉精细化动作都发展很快,踢球、打羽毛球等运动量较大的活动,孩子都乐意参加;写字、画画、做手工,孩子也可以做得很好。

在行为方面,孩子对一些抽象的说教并不十分明白,他行为的动机就是爸爸妈妈说好,老师说好,所以要就具体行为多鼓励。持久性差,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与孩子的互动要生动,有趣,吸引孩子注意。在三四年级时,孩子形成社会道德观。

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特点是,从幼儿阶段对父母的完全依赖到自主;在同伴团体中寻找归属感,认同感。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孩子见到爸爸妈妈,会特别开心。但在小学,放学以后,孩子把书包给给爸爸妈妈,还想找小伙伴再去玩一会儿。影响被同伴接纳的因素有: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孩子的个人因素。聪明、成绩好、强状、爱运动、活泼,外向的孩子比较受欢迎。小学生选择同伴具有一定的性格特点,因为拥有共同的兴趣和活动方式,便于相互合作和交流,也反映了小学生性别认同的特点。

自我认知与信心方面,孩子从幼儿阶段的好或者坏,学会了整合。懂得了一件事情,父母的看法是什么,他人的看法是什么。自己积累的经验,他人的评判与反馈会给予孩子信心。

相关文章

  • 小学生心理与行为特点三

    小学生动作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在大肌肉动作和小肌肉精细化动作都发展很快,踢球、打羽毛球等运动量较大的活动,孩子...

  • 小学生心理与行为特点二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自我情感控制能力弱。一件事情做好了,得到了父母和老师的赞许,他会很开心。反之,如果搞砸了,他自己...

  • 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学龄阶段是指6至12岁,上小学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认知与思考方面的特点,首先是由幼儿阶段的直觉思维到小学低年级...

  • 4月27日幼儿园小朋友上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比较

    一、幼儿园:五岁心理特点,行为特点 一年级:六岁心理特点,行为特点 二、幼儿园:环境特点 学生少,班容量小,教...

  • 幼儿的心理与行为特点(一)

    幼儿是指3岁至6岁的孩子,这个阶段在认知与思考方面的特点是处于“前概念阶段”和“直觉思维阶段”,对事物的认知主要靠...

  • 行为特点-(三)

    成年期的行为特点 • 成年期一般指满18- 19岁以后的整个人生时期,由于其时间跨度大,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以及社...

  • 2021-04-18《课堂管理方法》摘录笔记

    1行为管理问题不只涉及行为的问题,社交与情感问题、学习风格、环境特点、教师个性、例程与转换、神经与心理需求,以及学...

  • 【你问我答】 有哪些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

    有哪些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 心理素质,是心理潜能、心理能量、心理特点、心理品质与心理行为的综合体,而其中长期稳定的...

  • 青春期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孩子12岁至18岁,初中及高中阶段,称之为青春期。也有些孩子10岁左右就进入青春期。在认知与思考方面的特点是,思维...

  • 2018-05-18

    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生心理与行为特点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ib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