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茶小科
图片:转自插画师呼葱觅蒜
主题:想念谢先生
“先生”一词,常用来称呼男性,但在中国近代伴随女性解放思潮,该词也时常用来形容学识渊博、或对人类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女中豪杰。
《辞海》和《辞源》中对该词的解释主要有两种:
一是对年长而有学问的人的尊称,另一种是对别人的敬称。
如此看来,从有文字记载开始,能被称为“先生”的人不可胜数,但值得称为“先生”的女性却是屈指可数。一方面,中国长期处于男权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影响深远,因此古代女性大多读书少甚至不识字;另一方面,即便有博览群书的女子写出很多佳作,也因在意社会的看法,而鲜有机会流传于世。比如在后宫大戏《甄嬛传》中,博学多才如沈眉庄,面对皇上“可曾念过什么书”的疑问,也只得回答:
臣女愚钝,甚少读书,只看过《女则》与《女训》,略识得几个字。
皇后对此评价则是:
女儿家多以针线女红为要。
在四大名著《红楼梦》中,薛宝钗也曾一次次向他人洗脑,说:
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识字的倒好;
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
至于你我,也该做些针线纺织的事才是;
我实在聒噪的受不得了,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
云云。
在这种观念下,女子无才便成了常事,学识广博反成了不守本分。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那个思想畸形的时代,还是出现了一些女先生,东晋时期的名门才女谢道韫就是其中一位。
提起她,很多人都会想起那则记载在《世说新语》中的故事:
在大雪纷飞的时节,名士谢安兴致大发,遂指着洋洋洒洒的雪花问孩子们: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侄儿谢朗回答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而谢道韫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从此,此事便成为后世文人津津乐道的佳话,“咏絮之才”也成了有文才女性的常用词语。
当时文章最后的结语是: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王凝之就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作者这样写,大概就类似现在的名人效应,比如说,你向别人聊起朋友闹闹,为了突出此人厉害,总免不了添一句:她就是那个著名网红“静静”的朋友。
其实从后世来看,王凝之是比不上谢道韫的。抛开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儿子的光环,王凝之虽然书法不错,但也不过是个有些许技能、却无趣庸俗的普通人。
他政治方面失败,书法上虽得父亲传授,但也不如弟弟王献之那般出众,加之资质平庸、思想迂腐,简直是不怎么讨喜的角色。而王凝之晚年面对强敌进犯,不积极备战,反而闭门祈祷道祖保佑,以致自己及子女均被杀害,更反映了他的迂腐和不可理喻。
嫁给这样一个人,谢道韫是不幸的,以致婚后一直闷闷不乐。她对丈夫的不满,可从与谢安的对话中看出一二:
谢安:“王郎,是逸少(王羲之)之子,不是庸才,你为什么不开心?”
谢道韫:“谢家一族中,叔父辈有谢安、谢据,兄弟中有谢韶、谢朗、谢玄、谢渊,个个都很出色,没想到天地间,还有王郎这样的人!”
“没想到天地间,还有王郎这样的人。”短短十四个字,将她对丈夫的失望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当年强敌来犯,谢道韫多次劝诫丈夫无果,不得不亲自招募数百家丁训练御敌,却最终寡不敌众,和年仅3岁的外孙刘涛一起被擒。此时谢道韫依然保持傲骨,直言一切与孩子无关,要杀他先杀我。敌方被她的气节打动,竟将她们送回会稽。
晚年,过着隐逸生活的她写了不少诗文,汇编成集,流传后世。
从谢道韫的一生来看,她与王凝之的结合可谓不尽人意,但让人庆幸的是,不管处于何种境地,谢道韫都能保持自己独有的才情和风骨,遗世独立,这真是难得珍贵。
如今,又到了柳絮纷飞的时节,你可曾像小科一样,想念谢先生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