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有些许的慌乱,上下班、接送娃、送孩子去溜冰场学轮滑、做饭洗碗收拾家,做饭给生病的小白羊,总算过去了。中雨里穿着雨披接着果果回家。
那种感觉有点悲壮,没有凄凉。我这人爱做坏的打算。就当是个中年离异一个人单独带娃呗,能不工作还是能不上学呢。上学或者工作构成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这些个事情,我们反而不习惯了,无所事事。就像疫情期间,在家里能憋着发毛。北京疫情又起风波,发源地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三文鱼案板,一天增好几十例,我这个从来不相信“阴谋论”的也开始怀疑,这是不是个阴谋论?为什么偏偏是炸酱面首都?
一个人带果果2周了,有时候浑身酸痛,有时候也很烦这个“十万个为什么”,更多的时候是忍着笑着连哄带骗着答应她第二天可以买包方便面吃。养娃应精细化,一个人越来粗放化。精细是一种生活,粗放也是一种生活。就是对待刚生下来的孩子,母乳喂养是一种选择,奶粉喂养也是一种选择。如果没有条件,选择奶粉喂养的妈妈也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
上周花了大概10天时间,写了下人生回忆录,出乎意料,只写了一万六千多字。还没有奥特曼与小怪兽的故事写的多,这个事情仅仅发生了6个月。我的人生回忆可是35年的时间。当然没有可比性。但证实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条件还是记下来。好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光阴都是如何度过的。
人的每一段时间,会对一些事情特别的着迷,老想看、老想着、老想知道为什么。成年人也有敏感期吗?只要终身成长,都会有敏感期吧?周末的时候翻看了海蒂的书籍,还身体力行了一些。知行合一才是认识世界和人生的好方法。
美国的日记体传记作家藤萨梅,《独居日记》我很喜欢,抽空细看。
Sxy打电话过来了,消失了4年的人,在高墙里呆了四年的人,脑子没有被老改掉,依然很能说。但是能用理智的时候,我已经不适用感情了。感情用事,让我在金钱方面栽了大跟头。朴实的说法:钱花在哪里哪里好。付费买服务真是不错的。
爱就是身体力行去爱。第一次做玉米排骨汤、南瓜香菇焖饭、杏鲍菇胡萝卜蒸饺、银耳黑米粥等,谎称是外卖送给生病的奥特曼。如此巨大的动力来源于哪里?我为何做得兴致勃勃乐此不疲?若一个人能让你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对她好,想为她做一些事情,算不算爱呢?
还记得第一次去爱人的感觉吗?十几年前对果果奶奶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真的是爱屋及乌。爱屋及乌是一种爱吗?是真爱吗?爱的时候也是尽心尽力,不爱的时候冷若冰霜。也不是不爱,只是没有了感觉和感情。人的感情,不能随便伤。破镜重圆是理想。现在的我,已经不会爱屋及乌。那是一种有条件的爱。或者是一种讨好型的爱,并非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