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面面俱到,没有主次。
2复习课变成习题课,没有整合。
3简单重复,炒冷饭。
研究问题∶
1研究问题。观察学生课堂表现,以学生的学确定应该怎么教。
2所有的重难点都建立在学生的薄弱知识点、能力点的基础上。
研究学生∶
1让学生自己表达、解释所学知识。
2能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
3学会解释、推测、预测物质的性质和反应形象等。
4能依据做题模型解决相似的问题。
5学会用几个知识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比如钴元素的电子排布,方程式书写,外界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比如温度、pH等,钴离子沉淀的pH范围,设计实验制取氧化钴,依据质量坐标图计算成分。
6迁移知识的能力。
研究自己∶
1面对学生的错误。
学生的错误有,知识性错误,表达错误,思考不全面,异想天开的错误,未读懂题目。
2老师的反映∶
接纳错误,感觉生气,冷静引导,让其他学生替他纠错,教师自己直接纠正。
3上课常用策略∶
语言描述,用例子说明,重复强调,让学生记忆。语速,逻辑清晰性,眼神交流。
4阅读指导策略∶
读题有目标,阅读方法指导(这是个大遗漏),足够阅读的时间,学生自己语言描述题目。
读图,读图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将图文结合,给学生足够的读图时间。
研究课堂
1问题串打开学生思路。对主干知识了解后进入例题,再进行变式训练。
2此时的问题要有矛盾感。比如合成氨放热,为何还要高温。为何反应温度不是越高越好。在解决矛盾中归纳出图像,常见原因分析。
3继续变式训练
4找有综合的问题合作交流,学生归纳出更加个性化的知识心得。
小结
虚心好学,团结协作。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还要有心理辅导,关爱学生,死磕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