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津玄师——天才吃柠檬

作者: 风格里哦 | 来源:发表于2019-03-04 20:11 被阅读2次

    “所有人都害怕暴露自己内心的丑陋,当然我也是其中一员。但是如果没有人出来吼上一句‘这家伙是傻瓜吗?!’,没有这样的东西,是永远无法打动人心的,是无法被称之为POP SONG……甚至音乐本身的。”

    “个性只是一种被赋予的东西。生来如此,无法改变。然而,人类却不得不抱着这样的自我意识生活在矛盾之中,创作者们也不得不与这种矛盾进行斗争。我想正是在这样斗争的过程里,矛盾也会变成一种美吧。”

    去年日本最火的新锐歌手,不是“米生结弦”,他虽然多才多艺但是真的不会滑冰;当然也不是“米奇律师”,他并没有为热门日剧《LEGAL HIGH》演唱一首主题曲,而且歌名也不叫《Melon(蜜瓜)》;最后,很多人都会对那首传唱甚广的《打上花火》印象深刻,但它的作者并不是一位“精米法师”……

    他叫米津玄师

    那些了解并喜爱他的人的更愿意称呼他——“八爷”


    八爷并非爷

    “当时看的是《周刊少年JUMP》,最早买的单行本漫画就是《火影忍者》,附赠的制作秘集描述了漫画家的生活状况,在什么地方按照怎样的程序制作漫画,看完之后觉得漫画家真的非常辛苦呢。我中学时非常憧憬漫画家,就买来了画笔和稿纸,可是自己试着画了才发现漫画很费时间,所以觉得能够做到周更连载的简直是超人吧。‘这种程度我做不到呢’,于是漫画成为了一个朦胧的挫折,生活继续,我又喜欢上了音乐,目标便转向了音乐家。”

    当人们通过那些精彩的作品认识到其背后的创作者时,这样一个即使放在日本也极为罕见、看起来就很高深莫测的名字,的确会让人误以为是什么匠师前辈。事实上,米津玄师是一位正儿八经的90后,今年也不过28岁。而之所以被称作“八爷”,并非源于资历辈分,而正是因为他那与身俱来的、与年龄毫不相称的槃槃才气。

    米津1991年出生于日本德岛县。那是一个小地方,最为人熟知的标志大概要属“鸣门漩涡”——日本拉面里经常出现的那种标志性鱼片,正是因为形似此处著名的漩涡现象而被叫做“漩涡卷”。实际上,它也是那部国民热血漫画《火影忍者》的主角漩涡鸣人名字的由来。米津小时候也疯狂地追过《火影忍者》的连载,也想过要写出《数码宝贝》主题曲《Butterfly》那样能感动人心的神曲。可惜与那些故事里的主角类似,童年的米津在同龄人中是一个不合群的另类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一次意外导致米津的嘴唇受伤,从医院缝完针回来的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同伴们的异样目光。从那以后,嘴上留下的疤痕就让米津产生了自己是“跟别人不一样的”、“怪物般”的厌恶感。加上天生沉默寡言的冷漠性格,据他后来回忆,自己在成年之前与父亲之间的谈话加起来几乎没有超过一小时。好在学美术的母亲鼓励了自己最初的爱好,他开始试着涂鸦一些漫画。米津在绘画领域的天赋与才华要比音乐方面展露得更早,这也为他日后在创作时的“全能”表现打下了基础。因为内向孤僻的性格甚至是那罕见的姓名,在外面米津依然时常遭受莫名的排挤和欺凌——一直到很多年以后,他果然被诊断出患有“高功能自闭症”。这是一种常见于许多艺术家或“天才”身上的心理疾病,患者往往拥有严重的社交障碍,但却智商奇高,在某些领域极具天赋和才华。“自闭的天才”导致了这类人忍受着世界上最大的孤独,他们心里或许有无限精彩的世界,但却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将之与旁人倾诉分享。确诊的那一刻米津心底有了一种“啊,果然如此”的觉悟,原来自己的特殊并不是来自于那道伤疤,而是与身俱来。但万幸的是,既然已经被定义如此,米津反而没有了负担,开始试着“用被分到的手牌”活下去。他最终也找到了一种途径,让本可能毁掉他人生的缺陷,成为了自己身上最闪耀的光芒。

    中学二年级的时候,米津开始尝试与同学组队成立乐团,但很快就因为创作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因为同伴们永远无法完全领会自己的意图,这也让米津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真意就是无论如何表达都会被误解的东西”、“人类就是永远无法理解彼此的存在”。虽然没有人帮忙和支持,但因为无法忽视自己对于音乐强烈的热爱与创作欲望,他选择在家里继续自行创作作品。这段人生时期里音乐就是米津的一切,成为标准“御宅族”的他无法面对社会,无从应付社交关系,但心中却充溢了太多想要表达的思考。很快,米津发现了互联网这个可以让自己跟人进行间接交流的渠道,从某种程度上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从2009年开始,米津陆续通过VOCALOID软件在NICONICO网站上发表了大量原创PV作品。他使用的是“ハチ”这个ID,也即日语中数字“八”的读音。日渐兴起的互联网社交给了无数孤独者创造奇迹的机会——VOCALOID孕育出了以“初音”为代表的创作者文化,这类产品的本质就是可以让用户通过自定义歌词和音符,配合加载伴奏数据来完成独一无二的原创音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甚至不需要有真正的歌手或乐队伴奏,“V家P主”们只需要一台电脑,通过软件就能将脑海中的灵感与创意具现化成可供分享的成果。而NICONICO网站所代表的互联网视频社区,又给了这些年轻一代原创者进行展示和分享的最佳舞台。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之下,米津才有机会将自己心底的声音通过程序与网络,构筑成能让他人也能产生共鸣的独特世界。

    米津选择的,是最高段位的创作——作词、作曲、编曲、演奏、混音、剪辑、演唱乃至后来的PV制作、封面原画、舞蹈出演……全部一个人亲自搞定。那是VOCALOID的黄金时代,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初音未来不是只能演唱那些萌系洗脑歌,还能被人创作出如此多极具风格化的先锋作品。《分分合合的罗刹与骨骸》、《俄罗斯套娃》……“ハチ”用一首首超百万点击的传说级神曲彻底征服了无数观众。缥缈不定的电子合成器与打击乐,自由抽象的电音混响,猎奇、阴郁、迷乱、晦涩却又饱含真挚激烈的情感,加上那一幅幅令人绝赞的自绘插画,让深感“不明觉厉”的粉丝们正式将“八爷”在这个圈子里捧上了神坛。这就是“天才”的实力,虽然这个时期米津的作品受人生观的影响似乎过于消极也略显“中二”,但这种放荡不羁与天马行空却正好戳中了刚接触到网络世界的懵懂少年们的内心。这些怪异的主题让那些追捧他的听众们也未必能完全理解他想要表达的思想,但是对米津而言,这是属于一个作者最宝贵的纯粹创作时期——不受任何外界的干预,可以直抒胸臆地表达。一直孤独的他已经憋了实在太久太久,这个创作过程本身就是最畅快的发泄;对于听众们而言,能够让自己发现并认可这样一位全能又神秘的天才,无疑也会让人产生一种默契的共鸣感与伯乐般的自豪。于是,在这个亚文化圈子的小王国里,粉丝口中“除了生孩子无所不能”的“八爷”诞生了。虽然大家并不知道这个ID背后的拥有者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但“ハチ”却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早期互联网原创音乐圈的传奇之一。

    作者:米津玄师

    米津是玄师

    “我以前真的很讨厌自己的名字,因为这个名字很罕见所以经常被欺负。汉字也很夸张,玄人的‘玄’和师匠的‘师’,所以也担心自己是不是‘名不副实’。小时候虽然不很在意,但觉得还是应该作为能与名字相称的人活下去。”

    人类虽然无法完美地交流,但是音乐这种东西似乎却能超越语言,引发不可思议的共鸣。当表达得到回应,作品收获认同,构筑孤独的心之壁障被逐渐打破,那个蜗居在家中,躲在“ハチ”这个面具背后的孤僻天才,终于也逐渐开始向往更大的世界。2012年,“八爷”在网上投稿了《GOGO幽灵船》这首新作,继而又发表了第一张专辑《diorama》。依旧是所有作品都由自己包办,包括那极具特色的封面绘制。最重要的是,这次他不再使用VOCALOID软件的音源调教,而是直接亲自演唱,并且第一次正式公开了自己的真名——米津玄师

    作者:米津玄师

    随着逐渐揭开笼罩在自己身上的神秘面纱,很多粉丝望文生义脑补出来的玄师长者形象破灭了,原来这位传说中的“八爷”不过跟自己是同龄人。但是接近1米9的瘦高个子、长到遮住眼睛的乱发与沉默冷峻的气质,不禁让粉丝们对米津生出了更多神秘的好奇想象。走到台前的米津,凭借极具感染力的独特风格和依旧令人如痴如醉的神奇旋律,加上本人对歌曲的亲自演绎,收获了更热烈的回应。很快,他就踏上了正式的商业歌手之路,签约环球唱片,并在两年之后带来了第二张专辑《YANKEE》,这张更加好评如潮的代表作让米津的人气继续蹿升。他开始更多地真人出镜、开始更深度地与专业团队配合进行创作、开始尝试更积极主流的题材……当然,随着他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走向主流,在某些极端粉丝们眼中,这成为了一种对于当初那个小众圈子的背叛。似乎任何诞生于亚文化圈子走向大众的代表都逃离不了这个过程,小范围地被追捧——在大众层面的“封神”——因为“个性是否被消解妥协”的争议而导致粉丝群体的分化与对立……这或许再一次印证了米津那消极的观点,他终究无法被所有人理解。但是米津很清楚,他怎么可能遗忘那个让自己获得重生的起点呢?2017年,在初音未来诞生10周年之际,米津以“八爷”身份回归VOCALOID社区,带来了久违的新作《砂之行星》(砂の惑星【初音ミク】),将自己在VOCALOID世界所见过的风景与所有创作同伴们努力过的奇迹,凝结成了歌曲中描述的那颗行星。天才就是天才,“ハチ”果然不会让人失望,王者归来,这首新曲缔造了V家最速传说曲记录,两天不到的时间就在YouTube获得超百万播放量,成为历代VOCALOID歌曲之最。

    作者:米津玄师

    “八爷”变了吗?也有也没有。当初的他只是一个孤独的天才,只为了表达孤芳自赏的个人世界;那么现在依旧如此,他并没有妥协迁就,只不过想要表达的自己变成了“想要更多人能够理解并且共鸣”的存在,于是主动尝试着去改变——是他心中的那个世界变得更大了。曾经导致自卑的姓名此时早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注解,玄师不用再躲在“八爷”的面具之后了。他甚至把家搬到了东京,开始把“与各种各样的人相遇和说话”当成自己新一年的目标。当然,米津也察觉到某些现实压力的确会对自己产生干预,于是在合约到期之后选择了签约能给自己更大创作自由的索尼音乐。“ハチ”的身份当然不能放弃,但也“不想藏在VOCALOID的隐形斗篷里头”——从最开始发表作品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寻共鸣,所以米津绝不甘于只成为一个孤高小众的自娱自乐者。他既不希望商业化的约束来干扰自己的想象力,也不愿被那些所谓小众天才的标签所束缚,而是希望创作出真正让所有人都能感动的作品,以米津玄师的名字在更大的世界里证明自己。

    机缘就这么悄然而至。2017年8月,由新房昭之执导,岩井俊二原作改编的动画电影《烟花》上映。影片本身颇受争议反响不佳,但米津受邀为电影所作的片尾曲《打上花火》却收获了远超原片的爆红,横扫各大音乐榜单,并漂洋过海同样席卷了中文网络社区。许多中国网民正是通过这首他与年轻女歌手DAOKO合唱的神曲,第一次认识并记住了米津玄师这个独特的名字。年底,米津再次受邀为明年一部新开播的医疗题材日剧创作主题曲。正值祖父去世的他,此时终于第一次对于爱与羁绊的意义有了深刻彻骨的亲身感受,意识到自己之前在作品中对于所谓生命或死亡等看起来“很酷”的意象之理解有多么肤浅。他沉下心来,将所有亲身经历的真实悲伤与成长全部融入到了这首集大成之作里面。2018年,随着石原里美主演的日剧《非自然死亡》热播,其主题曲《Lemon(柠檬)》以更夸张的热度在ORICON电子单曲榜连续霸占周冠,销量迅速突破百万,更是在中国的抖音等网络社区掀起了翻唱热潮,最终获得第96届日剧学院赏最佳主题曲奖。去年年底,在最高规格的“日本春晚”红白歌会上,米津独占了三首登场作品,除了由DAOKO演唱的《打上花火》和特邀专门为东京奥运会创作的应援曲《パプリカ》之外,在晚会的压轴阶段,他以远程连线的方式,在家乡德岛的大塚国际美术馆为全国观众现场演唱了《Lemon》。冲破亚文化圈的次元壁,“八爷”终于以米津玄师的本名成为了现象级的公众歌手,让自己倾注心血的作品真正传递到了成千上万人的众心底。这位曾经在采访时表示绝对不会开live的自闭症患者,在红白歌会前最后一周终于答应了节目组,克服障碍出现在全世界的目光下现场演绎自己的代表作。面对他在公众面前开口说话时低沉的嗓音,连主持人都惊叹着“第一次见到真人开口呢”——更多观众们也终于发现,这位只闻其名、高深莫测的“玄师”,原来只是一个腼腆青涩的高个子男生。

    作者:米津玄师

    天才吃柠檬

    “《Lemon》这首歌如此成功,或许是对我至今所做之事的一个答案吧。我从V家的Producer起步,这之后也做过J-ROCK,历经许久最终才转到J-POP这条路上,《Lemon》应该算是这漫长旅途的终点之一吧……但老实说,虽然我一直朝着‘做出有普遍性的作品’这个方向努力,但没想到会是《Lemon》实现了这个梦想。人生不像电影那样拥有剧本大纲,所以未来会发生什么也不可能知道。但是,自己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能在《Lemon》这首歌上实现,梦想成真的那个瞬间我似乎听到耳畔响起了‘夢ならば……’的旋律,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幸福美满的结局了吧。”

    一些人总是容易以自己的臆想去定义天才的内心,认为小众才是经典,偏执才是个性,追捧消极与阴郁,而看不起积极和共情。“八爷”的身上也曾被打上太多的标签,米津是一个诞生于互联网新浪潮时代的典型“网红”,得益于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让自己本来孤独的天赋通过在虚拟世界的创作收获了认可。但是他当然并非真正全能,他的缺陷也显而易见,他的作品亦不可能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米津身上保持了一种审慎与谦卑的清醒——那些对于世界有着独特见解与领悟的天才,那些真正聪明的人,因为看得太多,想得太多,往往会将自己困入极端主义与虚无主义的囹圄。但天赋总是伴随着责任,越是有能力才华者,越会发现自己本能的使命感与动力。他曾经自认为是一只怪兽,甚至专门出版了一本《怪兽图鉴》;他曾经拒绝交流,认为人类永远无法互相理解。但这样强调着的他却在《怪兽图鉴》里收录了一首名叫《Love》的歌曲,擅长另类暗黑风格的他却在采访中坦言自己对于宫崎骏动画的热爱,深受娜乌西卡那句“生命都是在黑暗中闪烁的光”的影响……米津以小众出道,以天才闻名,但却并未将自己降格满足于特立独行的偏门角落中,而是勇敢地撕破了面具走向生活,成为面向大众的歌者,让自己的阴影诠释了阳光存在的意义。

    喜欢他的人可以欣慰,主流未必意味着妥协,再离群的天才和异类,也都拥有属于平常人的真实与平凡。天赋让米津收获了最初的成绩,但真正使得他完成蜕变的是日复一日不断地思考与成长。让米津终于收获主流认可的《打上花火》和《Lemon》两首代表作,包括后来那首充溢着满满生命张力的奥运应援曲《パプリカ》,歌词言之有物,旋律哀而不伤,从第一秒起就能彻底抓住听众的耳朵。这才是真正能够让任何人都产生共鸣的宝物,没有什么实验性的炫技,没有什么晦涩迷乱的个性,就是返璞归真的,最基本的——好听,动人。或许不再有华丽复杂的词句与诡谲奇幻的曲调,但是这种沉淀自生活与成长的朴实诉说,如通卡农式的循环铺陈,层层递进,旋律起伏变幻间始终保持着轻灵与张扬,直到最高潮时一齐奏响,一刹那间直击人心。比起那些惺惺作态的无病呻吟者,这位事实患有孤独症的天才,却克服了常人永远无法想象的困难,从“二次元”到“三次元”,从小众到普世,从幕后到台前,一步一步地去接受并拥抱这个真实的世界,反过来用自己的歌声为更多人带去了勇气。

    作者:米津玄师

    百味之中,甜为喜乐,苦为困涩,这是两种基于本能的态度和体验。那么柠檬所代表的酸又是什么呢?——微酸则润喉生津,可衬托甜腻;浓酸则涩麻难当,趋于苦味。人会因为难过而哭,也会喜极而泣,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能感到鼻头发酸,而这种感动意味着什么态度并无定数,完全取决于其产生的根源。这就是酸味的重要性,它就是“感动”本身,一种对于理性与感性、积极与负面的调和。就像时下网络上兴起的“柠檬精”文化,面对那些令人无奈的现实,我们不愿意承认嫉妒或者愤恨,于是选择了用“柠檬(酸)”这个意象来代替“妒忌和难过”。这是只会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解构,这个行为艺术最可贵之处在于人们在剥离“妒忌”的消极意义的同时,却并不回避“羡慕”的人之本性。伟大的艺术要起到的正是这样的作用,它不能是引人堕落的甜腻饲料,也不能是毁人灵魂的苦涩毒药。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有刺激性的“触动”,来提醒自己,不是每样东西都是甜的,但生活从来也不会一苦到底。米津玄师为人们带来不是谄媚的甜或混沌的苦,而正是这一股清新凛冽的酸。曾经的他也挣扎于阻碍人与人交流的壁障,所以人类才需要言语之外的交流,我们需要小说、绘画、音乐、电影……需要抽象的表达与间接的互动,把个体的琐碎思绪凝聚成足以代表人类集体的共情和感动。好听的歌会让人流泪,虽然每个人流泪的理由不同,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体验就是“酸”的味道。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天才创作者们,总会在自己即将被琐碎沉闷的生活变得彻底麻木之际,从内心里最敏感的角落掏出一个“柠檬”,舔舐一口,让这份酸涩却清冽的味道刺激一下自己,一瞬之间彻底清醒过来。它不甜,所以不能沉湎其中;它也不苦,所以也没有理由拒绝。这才是真正伟大的创作永远来自于生活,永远能感动最普遍的大众的原因。如果想要挣扎,不甘庸碌,就要有时刻品味“柠檬”的勇气——只要还拥有被任何事物感动的能力,只有牢记酸是什么味道,才能永远分辨出苦与甜。

    作者:米津玄师

    感谢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让天才不再孤独,让最璀璨的烟花能够在万众眼前绽放。曾经蜗居的孤独症患者因为陌生网友的认同最终走出了自卑,如今的当红歌手选择将那首《パプリカ》的收益全部捐赠给日本体育振兴中心和基金会,用于下一代的培养。或许人们从来不用担心生活缺乏精彩,总有传奇从默默无闻走向台前,奉上值得我们为之鼓掌喝彩的美好。某位天才曾经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所谓不疯魔,不成活,而有些人的疯魔已在生活里。当从孤独到成长,从创作到合作,最终引发无数灵魂的共鸣。这就是关于一个孤独者,肆意却真诚的故事,天才吃柠檬,欲辨已忘言。何况我们还有音乐,在那首叫做《Loser》的歌里,米津玄师轻快地唱道——

    “ぼんくらな夜に饱き饱き  また踊り踊り出す

    厌倦这昏昏沉沉的夜晚,但是仍然要继续起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米津玄师——天才吃柠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px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