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近日被告知不能喝碳酸饮料,不过我没有担心,因为儿子一直觉得饮料里的气泡像辣味,很是排斥。逗他喝事,他总唯恐避之不及。
昨晚散步归来,渴,找出冰箱里中午烧可乐鸡翅生下来的半瓶可乐,喝了起来。
这是下禁令后,我第一次在家喝碳酸饮料,结果儿子居然眼巴巴看着,我就用平时的招数,逗他喝一口,想着他喝完必说难喝,再也不会想喝的。
结果他尝了一口,居然大呼好喝,还要再喝,我大惊,赶紧收回,想着以后碳酸饮料好喝的恶蛊已经种下,有点胆寒。
小孩子是认为仅此一口,再无希望的东西才是良品啊,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品味。
2
网红Papi酱为了纪念教师节,上周五新更了一个视频“老师,求你了,让我看会儿语数外吧!”
我觉得这是迄今为止Papi酱最有内涵的段子了。
视频中臆造出的学校上课内容是谈恋爱、打游戏、护肤课等。
游戏课上,Papi老师让学生列举游戏种类,有学生说了COS(play),老师很开心,结果学生居然说这是 cosin,老师震怒了,好好的游戏课,居然冒出了数学这么个歪门邪道的东东,愤怒地布置作业,今晚的游戏不通关就不许睡觉!!
游戏打到这份上,估计也没有几个人觉得游戏有趣了吧。
要想学生讨厌游戏,就鼓励他们玩,想让他们痛恨游戏,便逼迫他们玩好了。
被强迫的事情即使本身再有趣,对被强迫者而言,也只有失去自由被人控制的痛苦。
3
强迫的最高境界,古今中外最普遍存在的便是爱情了。
罗密欧和朱丽叶,如果不是家族世仇,让相爱如此艰难,也许不会爱到双双殉情;
梁山伯和祝英台,如果不是横生一个马文才横刀夺爱,也许不会痴情到化蝶双飞。
那些得到父母家人祝福的爱情,都太平淡无奇,如何配得上爱情的壮烈和伟大?
郭靖不爱华筝,黄蓉不爱欧阳克,贾宝玉不爱薛宝钗,家人越是鼓励,爱人越是分离。
因为当爱人们感受到被推时,会本能地想退却;而遇到阻力,却又会想要靠近,这是物理学定律,哈哈。
这也符合感情发展,逆反是人之常情,要不怎么都说人犯贱呢。
4
有些事情,喜欢是因为不被允许,因为新鲜,在禁忌之时,事物的乐趣能带来的快乐只有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刺激,还有一种反叛成功的快感和成就感。
如果设法转移这种事物本身之外的乐趣,让刺激减弱,喜欢是可以被改变的。
心理学有个经典的小故事《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
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
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
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老人轻易地用少量金钱作为刺激,让孩子们忘了踢罐子的原始动机,让它变成赚钱的手段,当钱少到不能接受,自己也不愿意做了。
5
孩子们喜欢吃零食,不喜欢吃饭,不是因为饭一定比零食难吃,而是你鼓励他吃饭,禁止他吃零食。
“需要鼓励的肯定是诱惑力小的东西,被禁止的一定是极其有趣的。”我是我当时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想跟我表达的意思,当时真是无数乌鸦从头顶飞过的感觉。
为什么孩子喜欢漫画?为什么孩子喜欢游戏?为什么孩子们喜欢异性?
不是因为更好,只是因为被禁止了。
不过这也说明他们还是孩子,还很不成熟,依然容易被控制和引导,他们摆脱了父母和老师的控制,却没有走出心理学的套路。
你不允许,肯定有趣,才生热爱;你若鼓励,必有所图,我便离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