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被欺负的时候,打得赢要打,打不赢也要打”
我是姐姐,但我的骨子里,没有安然的敢与当。
姐姐
安然拼命追着自行车,下一秒自行车的爸爸妈妈不见了;小安然在游泳,窒息挣扎着,长大的安然跳进水里想帮小安然,看见爸爸妈妈冷漠的站在水池边;为了生弟弟,爸爸妈妈证明小安然是瘸子,被街道办的人撞见小安然穿着裙子,爸爸狠揍着小安然,小安然大声的喊着“我不是瘸子”。
朋友在一旁说着“小时候的记忆,真的太深刻了”。是哈,我们以为我们忘记的,但,我们的身体会帮我们记着,在梦里,在某个相似的时刻,过往的画面,一闪而过。我们想逃,我们想忘,如果不是全然的接纳,总会以某个形式,再次上演。想早早逃离爸妈的安然,在爸妈因意外离开后,所有人都告诉她“你是姐姐,你有责任抚养弟弟”。一个全然陌生的弟弟,在弟弟未出生前,就开始夺走她拥有的爱,安然对弟弟没有恨,只是爱也未被开启。弟弟的存在,不断的提醒着安然,她的爱被剥夺,她要挣脱现在的生活,创造新的生活。也是弟弟的存在,她看见她是被爱的。弟弟说:“我们的爸爸好像不是同一个人”,安然对着爸爸妈妈的照片哭着说“我想离开,证明我很好,你们会觉得我很不错”。安然说出心里的声音,表面怨恨着爸爸妈妈,内心里依然是一份渴望,当我们表达出内心的渴望,原本的带伤的言语,瞬间有了爱的力量。
姑妈
看着姑妈,我感觉这就是「生活」,有很多的不得意,但依然得咬牙继续。不,此刻我觉得这只是生活的一种形式,一种选择。我们为我们的选择负责,我们选择什么,承担什么,挑战什么。姑妈,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是要为弟弟(安然的爸爸)让步;如果不是为了照顾瘫痪的另一半,姑妈会继续她的“义务”,照顾安然的弟弟。姑妈做了很多觉得是对的,她应该要做的事,这是她的对。安然告诉姑妈,虽然她帮忙照养她,但是当她被表哥当人肉沙包打的时候,当她被姑父偷看洗澡的时候,她不知道,或者她知道但没办法发声。姑妈支持着安然选择自己的生活,虽然她自己的生活没有勇气,但她希望安然活出她想要的生活。当姑妈支持着安然选择自己的生活时,讲述着她曾经为了梦想要做俄罗斯的生意,但是为了照顾弟弟她选择回来,并且唯一带回来的是「套娃」。「套娃」寓意为何?人生不是套套传承,可是打破,有全新的样子?!
舅舅
安然:“有时候,希望你是爸爸”
舅舅:“是么”
可可(舅舅的女儿)结婚时,舅舅特意包了红包让安然送去,用小时候原本计划每年给可可拍一张照片的相机拍了张结婚照。可可,流着泪。5岁时,可可的爸爸妈妈离婚,或许从那以后,爱麻将的舅舅,再无法像寻常爸爸那样照顾可可,但舅舅对可可的爱或许从来没有停。混迹于麻将桌的人,在我看来特别不屑,但是安然却感受着“爸爸”的模样?或许父爱不是当爸爸的角色有多优秀,而是一份寻常的陪伴。任何关系,维系的营养是爱与陪伴。
亲爱的安然姐姐,你很勇敢!
小时候,妈妈会教我如何打弟弟,但是我从来没有;小时候,有零花钱也是想着买零食给弟弟吃。心软,是妈妈对我的评价。小时候对于弟弟的爱,透着一份讨好,希望弟弟开心,全家更开心。长大后,叛逆的弟弟担起「家」的责任时,我们各自小小的世界,都拥有了彼此的篱笆。有界线,但又彼此支持着。小时候觉得,爸爸偏心,后来发现,爸爸的爱一切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