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2日 春节 周日 深圳晴 1202/1000
【主题】日常记录
【字数】1165
小时候傻傻分不清“春节”和“除夕”,为了避免露怯,就统一给别人描述成“过年”。反正除夕是过的农历年里最后的一天,春节是过的农历年里的最前面的一天,说成过年怎么都不会出错。
后来嘛,当然搞清楚了,却发现身边的总有一群人无论啥节日都还在一如既往地学习、工作、没有停歇,拿现在时髦的话说:很卷。
今天写下的这个“春卷”,不是我们餐桌上那个包裹了很多料、外包一层面粉皮还是米粉皮裹着(请原谅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外面包裹的那一层薄薄的金黄色的皮是用面制成还是用米制成的)、用油炸成金黄金黄的那个春卷。而是春节这一天我朋友圈里面的各种“卷”,然后我戏称这些行为为“春卷”。
“春卷”行为之一:8点开始直播
今天是大年初一,HF老师在直播间已经正式开始直播。额,其实我想问问HF老师:春晚看完都快1点了,如何拥有那么好的精力,8点准时开始直播,还如此神采奕奕。
HF老师今天的直播课,让我更受启发的是3个词:课程、学习、改变。简要说明如下:
课程:拆解为“上课的过程”,而重点在过程。同一门课,课的内容大致都一样,但线上、线下的不同呈现方式,所获会不一样。线下除了get到课的内容,整个过程还可以看到老师对这门课的设计,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链接到新的同学,从他们身上又可以收获不同的观点或不同的内容诠释,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学习:拆解为“知道(掌握)后练习”,重点在练习。学,即在老师的讲解下学到了某个知识内容或者说掌握了这个知识内容;而“练习”是根据学到的或掌握的内容去进行实践。我们经常会在考证班上听到这样的话:听老师讲都会,自己练习就废,即证明“练习”更重要。
改变:拆解为“改正之后所看到的效果变化”。重点在变化。结合上述“课程”、“学习”两个词来看,因为有小伙伴要学习,就有老师设计这样那样的课程,而通过学习了这样那样的课程,“改正”了过去的一些行为习惯,就有了和过去不一样的效果,即“变化”。所以,我们评估培训的效果更多地是从培训后给被培训者带来哪些行为习惯的改变着手。
还卷的是:HF老师刚刚下直播,XF老师就用视觉呈现的方式绘制出了所有的重点内容。
“春卷”行为之二:朋友圈一如既往地在工作
朋友圈里一派春意盎然,也一派生机盎然。有晒春节这一天登高望远的、有晒家庭联欢晚会的、有晒本职工作售卖产品的、有晒大年初一包饺子的……而更多地即使休假也在晒他们的本职工作。
“春卷”行为之三:捣腾我的PPT
过完年后要继续录制一些课程,所以得把课件赶在前面,赶完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熟悉。所以,在我的脑袋里就没有休假日还是工作日的概念了,反正早晚这些活儿也得自己干,还不如早早地完成,免得后期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给耽误了,自己着急。所以呢,做好准备总是好的。
……
哈哈,还有,年三十、年初一我也没有停止简书日更,是不是也有点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