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群读书会讲座076期
主题:《论语·八佾第三》上
时间:3月29日周四20:00-21:00
主讲:子厚(博士,儒学学者,讲师)
本次讲座精彩回顾: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释:
三家者以《雍》彻:三家,鲁国的卿大夫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称家,他们是桓公的公子庆父、叔牙、季友之后的子孙,故称孙。又称三桓子孙。《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祀宗庙的仪式举行完毕后,在撤去祭品收拾礼器的时候,专门唱这首诗。三家者以《雍》彻,为僭越行为。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诗. •周颂•雍》中的句子。相(xiàng),本指助,帮助。这里指傧相,助祭者。“维”,语助词。辟(bì)公,指诸侯及二王之后。“穆穆”,形容天子温和肃敬之貌。
译文:
三桓子孙在祭祖完毕时,让乐工唱着《雍》诗,来撤掉祭品。先生说:“诗中说‘四方诸侯,都来助祭;天子仪容,温和肃敬’。这为何用在三家祭祖的庙堂上?”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如礼何:“如. . 何”是古代常用句式,意思是“把(对). . 怎么样(怎么办)”。
译文:
先生说:“一个人没有仁德,如何对待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如何对待乐呢?”
解说:
本章批评没有仁德的人。孔子重视仁,仁指人的本心,本心是至善至爱至真的,但常隐而不显。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要把仁爱之心时常发露出来。人如果没有仁德,没有一个有活力的心,那礼乐就成了摆设,成了虚套,不能感动人,不能教化人,只会感觉一种外在的约束。《礼记·儒行篇》:“礼节者仁之貌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因此仁是内在的根本,礼乐是外在的表现。
人如果没有仁德,礼乐只能徒具形式,惺惺作态而已,文化必然日趋衰微,并引发其它社会问题。联想到今天的教育,也是徒具外表,不能深入人心,因此有识者大声疾呼,学习传统文化,重拾人心,这是从根本点着手解决中国问题。
“释礼归仁”,是孔夫子的一大创举与贡献。礼乐,俱起源于祭祀,人们向上天(神灵)虔诚祈福,希望得到上天(神灵)的护佑或启示,这可称之为“天人感应”,人们最初有一种敬畏感、神圣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久而久之,人们逐渐懈怠,失去了对礼乐的推崇。孔夫子从继承“周文”出发,重新阐释了礼乐,将礼内化于仁,提出仁礼并重,并订正了很多礼仪,比如 “贬天子、退诸侯、讥世卿”等。 何新先生称孔夫子为一代宗教改革家,其形象并不像今天我们想象的这样保守。
礼源于情,礼源于俗,礼源于巫,有很多不同的观点,这些探讨也很有趣。
中国的一切学问皆重视根本。
礼的根据,在孔子之前,一般是从天道方面进行思考的。孔子力图从人心上建立礼乐的秩序。天道与人心是相通的。天道隐退之后,人心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钱穆《论语新解》:礼有内心,有外物,有文有质。内心为质为本,外物为文为末。
中国文化对待鬼神的态度,儒家是敬之、礼之,重视祭祀,但以人为本,对鬼神没有过高的迷信崇拜。道教对鬼神的神奇作用夸张描写,迷信程度很高。总体讲,传统中国是一个多神论的国家。认为万物都有神灵,但并不顶礼膜拜。孔子开创的儒家,让中国人早早觉醒。孔子的学说,可以解释为道德的形上学,或者说实践道德,是对上天(上帝)崇拜的内化,对自己的良心进行反省。这里面含有天道、天人感应等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儒学掌握了人生密码的钥匙。
李颙《四书反身录》:世间多事多起于争,文人争名,细人争利,勇夫争功,艺人争能,强者争胜。无往不争,则无往非病。君子学不近名,居不谋利,谦以自牧,恬退不伐,夫何所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