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哈佛幸福课》推荐阅读

《哈佛幸福课》推荐阅读

作者: 优雅转身a | 来源:发表于2021-10-27 20:11 被阅读0次
    幸福近在咫尺,又似乎远在天涯

    什么是幸福?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

    几岁的小宝宝,只要吃饱喝足,融入妈妈的臂弯就能无比满足;

    十几岁的少男少女,能够有所感悟,和倾慕的对象互诉衷肠,自能一解相思;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为目标奋斗,年年升职,向暴富发起冲击,同样让人内心充实。

    而到了我们这般“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自然是希望多赚点钱,父母健康长寿,孩子茁壮成长啦。

    可见在人生不同阶段,人们对幸福有着不同的标准。

    然而如果我再进一步,问你怎样追求幸福,这个答案应该是相对一致的,那就是要努力工作,认真生活,把握当下等等。

    但是,要是我告诉你,这种追求幸福的方式或许有些问题,甚至存在一些错误,你相信吗?先别急着回答,我们不妨听个故事,一起思考。

    这个故事来自一部十几年前的电影,这电影虽有些年头,但名气不小,片名叫作《当幸福来敲门》。

    饰演主角的威尔·史密斯曾凭借该片获得2007年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提名。

    电影中的主角克里斯是一名生活在旧金山的黑人青年,靠做推销养活老婆孩子。在他看来,日子没有很幸福,也没什么痛苦,就跟千千万的普通男人一样。

    但克里斯一直很自信,相信通过努力,自己也会成功。

    当时他看中一种昂贵的骨密度扫描仪,比普通X光的性能更好一些,价格却要翻倍。克里斯认为那些追求高水平医疗的医院一定会买这台机器,这是个不可多得的商机。

    于是他投入了所有积蓄,大量购入扫描仪。克里斯觉得每个月只需卖出两台,就能支付房租和托儿所费用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经济危机突然爆发了。

    没有人再愿意为了一点点性能付出双倍的价钱,克里斯的扫描仪全都堆在家里,一台都卖不出去。

    而他的妻子却要同时做两份工作,日夜奔忙,结果仍难以维持家庭。克里斯不得不另找法子赚钱,还要想方设法把砸在手里的扫描仪卖出去。

    就在这时,克里斯认识了一位股票经纪人。看他西装革履,开着豪车,克里斯便也想转行,去做投资工作。但妻子却嘲讽他只有高中学历,而投资工作门槛极高,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虽然妻子不看好他,克里斯却没有放弃,他想方设法获得了面试机会。

    但就在这时,因为他的销售工作越来越差,家里已经几个月没交房租,妻子终于忍受不了,离开了他,克里斯成了单亲爸爸。

    没办法,他只能与儿子相依为命。没有收入租不起房子的他们,在地铁站的洗手间里过夜,和流浪汉争抢教堂提供的救济房,克里斯甚至去卖过血。

    万幸的是,小克里斯非常懂事,没有给父亲增添额外的负担,还主动拒绝消费,为克里斯省钱。

    而克里斯也渐渐在挫折中明白了成功的道理。

    他收起了原来那种有些膨胀的自信,坚持着将扫描仪卖完,把吃饭和上洗手间的时间省下来工作,终于在同20名实习生的竞争中拿到了股票经纪人的职位。

    当公司负责人宣布克里斯通过面试,与他握手祝贺时,克里斯没有高声庆祝,他只是低着头,红着眼,小声地表示感谢。

    因为他知道,这点幸福来得太不容易了。

    这是一部真实经历改编的传记电影,一经播出就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简直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让很多人找到了共鸣。

    但它也指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幸福是在努力中赚取巨大的物质收获,比如有房有车,拿着百万年薪。

    克里斯沦为一个单身父亲,在生活中劳碌奔波,最后只是找到了一份工作,他的努力并没有多么了不起的成果,但这种经历同样让观众们感同身受,在曲折中隐隐约约体会到了幸福的感觉。

    这充分说明,幸福绝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消费,也不是单纯付出努力就能获得的。

    如果你自信满满,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对事物充满好奇心,随时准备付出巨大的努力。那么我只能告诉你,生活也许随时会劈头盖脸地泼你一盆冷水。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如何掌握追求幸福的正确姿势?

    今天这本《哈佛幸福课》将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是丹尼尔•吉尔伯特,社会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的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幸福教授”。

    他领导着一个研究人类幸福本质的实验室——“社会认知与情感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曾经出过一个著名的“爆款”课程,即本书的同名课程——哈佛幸福公开课,讲授老师是泰勒·本·沙哈尔。

    这门课程一经开设就广受好评,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哈佛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课程,接着火遍了全世界。慕名而来的学生挤爆了教室,甚至坐在地上听课。

    而本书作者丹尼尔•吉尔伯特,在沙哈尔幸福理论的基础上做出了更多发展,获得了美国心理协会颁发的“青年心理学家杰出贡献奖”,还被评选为“当代50位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他可以说是幸福理论的权威。

    另外,他的研究成果经常被刊登在《纽约时报》《福布斯》等世界著名媒体上。

    这本《哈佛幸福课》正是吉尔伯特运用了许多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的研究成果,他从科学角度分析了幸福的本质,讲述了人们对幸福的许多认识误区,并给出了追求真正幸福的建议。

    读过之后,你会发现,幸福不仅是一个目标,一个成果,更是一个技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并掌握。

    只有学会幸福,才能体验幸福,进而把它稳稳地攥在手里。那么,哈佛的幸福理论究竟有多神奇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幸福。

    刚才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会从物质角度来理解。但如果这样,我们很快就会陷入一个循环。因为人的物质需求往往会不断攀升。月薪五千的人,想要月赚一万,赚了100万的小老板,就会想要赚1000万。

    也就是说,获得金钱,的确能够帮我们感受到幸福,但是这种幸福来得并不持久。

    如果我们想得深一些,就会发现,不仅是物质方面,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循环。比如很多父母忧心孩子的升学问题,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到大学和研究生。

    人们总是在不断追求目标中感受焦虑,又在实现目标的时候感受那片刻的幸福。特别是,在目标与目标之间,人们还容易陷入困境。

    当我们陷入行动困难,抱怨寡淡的生活,以致于情绪低落,遭受失败的时候。我们不妨想想,这就是真正的幸福吗?

    显然不是,其实幸福远比我们想的要简单。

    在幸福理论看来,幸福就是一种主观感受,它既不是多少金钱,也不是多高的成就,它就是我们心里的感觉。

    也就是说,如果有那么一刻,你真的体会到了无比的喜悦和满足,那不用怀疑,这就是幸福。

    就像路边一个饿极的乞丐,收到陌生人为他买的几只热气腾腾的肉包,那狼吞虎咽的感觉绝对比富翁吃山珍海味更有幸福感。

    当我们了解了幸福的本质,另一个问题也就来了:既然幸福这么简单,那为什么这么多人求而不得呢?

    这也得从一个故事说起。

    曾经有一个小男孩,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

    他从小做每件事情都十分认真,力求尽善尽美。对老师在作业本上的每一个批改,男孩儿都会思考很久,直到把问题想透,他才停下来,然后继续思考下一个问题。他相信,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能让他不断实现目标,感受快乐。

    我们也可以想一下,身边是否有过这样的同学。

    如果有,那多半也会像小男孩一样,成为一名超级学霸。

    但小男孩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在班上已经名列前茅,却依然没有感受到想要的快乐。于是他告诉自己,如果自己再拼命一点,成为学霸中的学霸,应该可以体会到那种“登峰造极”的感觉。

    然后他变得更加努力,对自己提出更苛刻的要求,终于考上了哈佛大学。按道理来说,作为学生,进入全世界最好的大学,这还能不快乐吗?

    可现实很残酷,他的大学时代,在表面上拥有了一切,但实际上,他仍然不觉得有多快乐。

    从那时候开始,他才意识到,也许是他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自己不能很好地感受幸福。所以他干脆开始研究,到底要如何获得快乐,感受幸福。神奇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的心态也开始发生变化,在生活中收获了更多的快乐。

    于是他开设了一门课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幸福经历和研究成果。

    这个人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哈佛大学《幸福公开课》的讲师——泰勒博士。

    没病不是幸福,健康才是。

    泰勒博士用实际行动得出结论:人们对幸福求而不得。

    其实源于人们追求快乐的两种思维,一种叫做“疾病思维”,另一种叫“健康思维”。

    疾病思维是指人们面对疾病的想法,比如:我得了感冒,现在发烧、鼻塞、头疼,非常难受,所以我得赶紧去看医生,打针吃药,摆脱病魔,一切就万事大吉了。

    而健康思维是指人们追求健康的态度,比如:我生病了,是因为我的身体不够强壮,抵抗力不高。我要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很明显,那些持“疾病思维”的人,容易把内心感受和物质目标等同起来。他们总是针对问题去寻找解决方法。而“健康思维”的人是想建立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来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

    不生病不代表健康,摆脱抑郁并不意味着快乐和幸福。

    所以才说,虽然很多人奔波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但他们并没有感受到喜悦。

    相反,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生活方式会让人疲于奔命。

    即使像泰勒博士那样的学霸,每一步都非常顺利,也仍然感受不到多大快乐。

    因为持有疾病心理的人,往往也是消极的。他们面对问题,总会觉得,我一定要想通这件事,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我永远都迈不过这道坎。

    可事实上,我们想通这件事,还有下一件事,问题总是一茬接一茬,就像那搬山的愚公一般:“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可抑郁、痛苦等情绪就像病毒一样存在于我们体内,一不小心便会肆虐起来。所以说,与其把注意力放在病毒上,我们不如换一个角度,强化自身的免疫力。

    当然,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也不意味着长久的幸福,而是意味着我们将更有抵抗力,之后即使面对负面情绪,我们也能很快恢复。

    就像我们常说: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区别不在于是否会伤心难过;而是在于,乐观的人总能更快地从悲伤中恢复,重新投入生活。这就是泰勒提出的“积极心理学”:积极的“健康心理”远比消极的“疾病心理”更有效。

    既然这样,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呢?

    泰勒博士又提出了一个成果,叫作:幸福的基准水平。

    所谓幸福的基准水平,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幸福状态。泰勒博士把它看作衡量人们幸福的主要指标。一般来说,特殊的事件,只会在短时间内改变人的幸福水平。比如很多人听过的这句话:熬夜一时爽,一直熬一直爽。也就是说,熬夜在短时间内能提高幸福感,但时间一过,幸福感就下去了,除非你能长时间一直熬下去。当然,枪枪我不是撺掇大家熬夜,只是打个比方。

    总之,生活中的特殊事件,不管是高兴的事还是悲伤的事,都只能在短期内改变幸福感。

    时间一长,人的幸福感就会回归到基准水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阶段性的目标不能给人长久的快乐。

    还真应了那句话:时间会冲淡一切。确切地说,这是时间冲淡了幸福感啊!所以说,要真正地感受快乐,还得提高幸福的基准值。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这基准值也能提高吗?当然可以,这就像有些人天生乐观,一天到晚都笑呵呵的;

    还有的人容易悲观,遇到事情容易总往坏处想。而这基准值,也和三个因素相关。他们分别是:遗传排列、外部环境和意向活动。

    也就是说,从出生那一天起,我们的幸福基准值就已经被基因决定了。

    在生活的过程中,这个基础水准又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环境、健康状况等。那些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很少生病的人会比一般人的基准值更高。

    当然,基因和外部因素在一般情况下很难改变。因此,要真正提高基准值,还是得聚焦第三个因素:意向活动。

    要提高幸福的基本水平,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改变你关注的东西。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关注,不是让人想方设法地去创造快乐,而是在每个扑面而来的事物中寻找积极的一面。

    比如你是在普通岗位上做着杂活儿,拿着最低薪水的员工,在公司也没有太多地位。但你也可以看到,自己可以通过繁琐的工作磨炼心性,自己的薪水和业务能力也都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从积极方面看待事物,人的心态也会朝着正向发展。

    听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枪枪啊,做最普通的工作也要这样想,这恐怕是在盲目乐观,麻痹自己吧。你这样做,自我感觉是好了,但实际情况没有变化,并没有什么用啊。

    的确,这种行为从表面上看来,有一种海阔天空,跟自己和解的意思。但往深了想,你会发现:积极乐观和幻想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因为我们强调去改变的关注点,并没有脱离实际,而是在现实中寻找积极因素。

    这就好比,在工作中遭遇了挫折,我们是处在低水平的幸福水准,不断抱怨、自怨自艾好呢,还是变得积极主动,调整心情向前看好呢?

    相信聪明的你心里一定有了答案!

    预测偏差理论:人的大脑会“撒谎”

    前面我们介绍了泰勒博士的积极心理学,一起剖析了人们在目标中奔波,却始终不快乐的原因,这对我们理解幸福有莫大的帮助。

    然而,还是有人指出泰勒博士的观点有一些不足。比如大量观点来自心理学,缺乏其他相关学科的佐证。

    因此,在泰勒之后,哈佛大学的另一位学者从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和脑科学等领域出发,完善了这套幸福理论,并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这位学者就是吉尔伯特。

    他在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测偏差理论”。

    什么叫预测偏差呢?简单来说,就是人的预想和实际情况有差别。比如,本来我以为自己能找到月薪过万的工作,结果工资却只有3000块。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我们在计划月薪万元的生活,到头来却只有3000块,这会给人带来多大的误差。别说感受幸福了,说这是一种打击也不为过啊!

    更大的问题是,很多人追求幸福都存在一种“补偿”心理。

    即用现在的痛苦来换取将来的快乐。就像很多老师和家长教育小孩儿说的:你现在读书多吃点苦,努力一些,以后上了大学就解放了,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谈恋爱都没人管你。

    结果不用我说,多少人到了大学才感叹:这是学生时代最大的谎言!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通过预测和计划未来,进而指导现在的行为,是人们追求幸福的普遍方式。

    只不过,吉尔伯特通过研究发现,不管是别人还是自己,这个预测都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当偏差出现,这结果非但不幸福,还会带来巨大的反作用,让人失望透顶,甚至陷入抑郁。

    既然偏差这么“要命”。那它到底是从哪来的呢?这就要从我们的思维说起了。

    人的思维决策中枢在大脑,而大脑做决策,主要是通过分析记忆和目前的状况。也就是说,人们会参考历史和现在,来预测将来。也许有人会说:从分析历史和现状,到预测未来,这没毛病啊!怎么会出现偏差呢?

    的确,这个方法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人的大脑。比如我们大脑的记忆,不是像电脑一般,将所有的视频、音频文件存放到硬盘里,等需要使用的时候都能拿出来重新复习一遍。大脑中的记忆,往往是碎片化的。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们对过往的经历,一般只会记得一条大致主线,和一些零碎的细节,对很多细致的内容甚至会记错、记混。

    不信,我们可以做个小实验:你可以试着回想一下,昨天中午和谁一起吃的午饭吗?相信大部分人都能轻易答出来。

    但如果我们稍微问细一点,请你试着想想,当时自己吃了什么菜?估计有些人会记不清了。如果再深入一些,请你回忆,和你吃饭的人身上衣服有几种颜色。这个问题,应该只有少数生活细心的人才能答出来。

    我们可以看看,现在只是问了一个关于昨天的问题,这段记忆应该很鲜活才对,可回想出细节的人却并不多。可见,多数人对记忆只有一个大概印象,没有多少细节。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枪枪啊,你这问得也太鸡贼了。我们一天吃三顿饭,一年要吃上千顿,这还不算夜宵的,谁有这个心思在乎这么多日常细节。

    人脑子肯定是对特别的事情更有印象啊!

    嗨,这么说还真是对了。人们的确对印象深刻的事情记得更多细节。但美国还有个犯罪学家,专门做过类似的研究,结论却也并非如此。那是20世纪初,一群警校的学生正在上课。突然两名学员爆发争吵,开始互相辱骂。

    有趣的是,两人虽吵得厉害,其他人却不急于阻止。因为警校的学员大多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作为警员也经常要面临激烈的矛盾,因此,只要没有肢体冲突,其他教官和学员反而不会太过干涉,这也算是当年警校文化的一部分。

    可正当大家忙着“看戏”的时候。其中一名警员突然掏出了配枪,在一瞬间拉上枪栓并打开了保险。所有人大惊失色,另一名警员看对方拔枪,楞了一下,立马伸手扑过去夺枪。周围其他学员反应过来,也纷纷起身帮忙。

    要知道,周围人群密集,如果开枪,非死即伤。可就在这一瞬间,持枪者大吼一声,紧跟着枪突然响了,枪声震耳欲聋,吓得很多人伏下身子,趴在了地上。

    枪声过后,学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确认情况,似乎没有伤者。而手枪也被夺了下来,据开枪学员交代,刚才应该是走火了,所幸枪口朝上,没有出现伤者。

    在场的学员也都作为证人,为这场闹剧提供证词。

    让人没想到的是,在所有人录完证词后,老师突然告诉他们,这只是一场实验。枪里是空包弹,教室的周围布下了摄像机,这场实验,其实就是为了录下所谓的“罪案现场”,同时让几十位学员都变成“证人”,然后验证真实情况与证词的差别。

    听老师这样说,学员们都纷纷吐槽,没人想到,那么惊险的一幕居然都是套路。这实验方法,估计也只能对这些胆子大的警察使用,要是普通人,被吓破胆也说不定。

    可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实验的结果让这群学员们傻了眼。他们作为职业警员,证词的平均错误率居然高达80%。也就是说,在刚才实验的罪案现场,大部分证词都和实际情况不符。其中最准确的证词,也依然有26%的关键细节是错的。

    这个实验之后,美国心理学界掀起了一阵研究证人证词的风潮,大量的研究事实表明,证人证词可以用来表述基本事实,但其中存在大量的细节错误。

    所以我们能看到,证人的证词,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只能作为案件参考,不能作为决定性的证据。

    按道理说,人们目睹犯罪,这已经足够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了。可事实说明,人在这方面的记忆并不靠谱。作为职业警员,都还有许多细节错误。

    这也印证了我们刚才的观点,即使让人印象深刻的记忆,仍有许多不准确的地方,更不要说日常生活。

    如果基于这些本来就不准确的记忆去做决策,恐怕从一开始就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真正的幸福,其实就在身边

    既然,基于记忆做决策容易产生误差,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让我们减少误差,锁定幸福呢?

    其实是有的。而且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只不过作者断言,大部分人就算知道这个方法,也始终无法做到。这个方法就是:立足客观,吸取经验。

    听到这,也许有人会嗤之以鼻,进而破口大骂:我费心拔力听了这么久,就为了听你讲这个?嗨!如果真的有这种感受,也请先不要着急,听枪枪我解释一番。

    之所以让我们客观,注意吸取经验这绝不是乱说的。就像武侠小说中的高手,练到一定境界,摘叶飞花也能伤人,最好使的武器往往就在身边。

    所谓客观,就是让我们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不要太过在意自己的想法和主观感受。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过:人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可在生活中,同样的错误却反复出现。这说到底是人们过于主观。

    刚才我们说过,人的大脑其实是会“骗人”的,当你觉得自己记得很清楚,其实就已经记错了。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固执己见,那错误的记忆只能导致一个错误的决策,最终出现失败的结果。

    另外,那些负面情绪也会在无形中摧毁你的意志和信心,让你一旦遭遇挫折便开始怀疑自己,到最后寸步难行。

    所以我们才说,许多问题让我们遭遇困境,让我们陷入痛苦和无助,这首先就是一些主观思维和情绪在作祟。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假如你要去买手机。你会发现,现在的手机真是做得好,屏幕清晰、速度快,容量也很大,这和当年的那些山寨手机比起来,简直就是战斗机啊,买个不错的应该可以用很久。

    可过了三四年,你就会发现,这手机速度不行了,容量也不够用了,完全就是个老爷车,巴不得马上换掉。

    那么,为什么一台“战斗机”最后变成了“老爷车”呢?其实手机没变,只是时代变了。

    当年买手机的时候,我们是在用自己的标准在预测将来的手机情况。可实际上呢?更清晰的屏幕上市,更快的操作系统出现,更占空间的手机软件开发出来,如果不换手机,我们连正常使用都有问题。

    与其说是我们淘汰旧手机,不如说是手机市场把它淘汰了。站在当年主观的角度,它的确很先进,可如果我们不考虑其他客观因素,看不到这个行业的变化,必然会出现预测偏差。

    所以说,避免主观,立足客观才是我们预测未来的重要方法。

    而那些客观的知识经验,就需要我们从别人身上学习。不要因为遭遇难题,就被闷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样容易产生痛苦、抑郁等负面情绪,最后深陷其中,甚至钻牛角尖。

    有时候我们需要跳出主观思想和情绪,自由地思考和表达,吸取别人的经验来帮我们规划未来。

    幸福是一种体验,一种生活状态。

    我们追求幸福,不仅在于追求人生的奋斗目标。毕竟,物质生活并不等同于人的心灵感受。

    要想真正的感受幸福,更在于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毕竟真正的幸福遍布在人生的一点一滴。

    幸福是一种技能。

    如果只抱着“疾病思维”,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总想着过没有风浪的人生,恐怕难以追求幸福。如果总是陷于自己的主观情绪,而不愿意跳出自身,看清时代的变化,恐怕也很难感受到幸福。

    所以说,真正的幸福需要我们拿出积极的态度,到客观世界中去感受、去学习,最终去实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哈佛幸福课》推荐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wp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