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爱是可以炫耀的

被爱是可以炫耀的

作者: UAnnnnn | 来源:发表于2021-06-22 18:24 被阅读0次

昨天组织家长会,每个学生的家长都在教室外面等候。

下课的时候,一个穿红色连衣裙的小女孩第一个冲出教室,却是低着头,略带委屈地蹭进妈妈的怀抱,坐到妈妈腿上后,一边搂着妈妈的脖子,一边哼哼唧唧地用鼻子蹭妈妈的脸。

我本来以为她是上课被老师批评了,但又觉得可能性不大。毕竟我们是教辅机构,对孩子多是夸奖、鼓励,很少批评孩子。

再看下去,发现这是女孩在向妈妈撒娇。

得到妈妈回应的女孩很开心、甚至是得意地看着其他孩子:这是我的妈妈,我可以和妈妈这么亲密;我妈妈有这么爱我!

其他小孩也或多或少的去和父母互动。

可家长没有及时赶到的孩子,看起来就非常沮丧、落寞。

孩子对于情感是非常敏感的。

而现在,他们也敏感地觉察到了:自己被爱着;这份爱是充沛的、可贵的;被爱着是可以炫耀的。

之前实习的时候,接触过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

孩子们的状态令人心疼。

不只是穿衣打扮不够精致、新潮,还有孩子本身缺乏充沛关爱后表现出的内心软弱。

孩子是犹疑的。

对于不认识的新老师,她们不敢主动打招呼;有需要的时候,也不能直白的表达出来,面对想要的东西,哪怕只是一块奖品橡皮,都不敢主动地选择自己更喜欢的那一块,只能被动地等待着老师的询问。

但这些状态是可以被改变的。

当孩子们发现,原来老师可以一直温柔地给予回应,原来呼唤就能得到结果,她们会变的开朗,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这样的改变是令人欣喜的。

孩子是家庭幸福与否最直白的晴雨表。

我们如果好奇一个家庭是否幸福,只要和这个家庭的孩子接触一下,就能知道个大概。

如果这个孩子阳光、自信,敢于尝试新事物,不害怕失败,那他大概率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恩爱,父(母)慈子孝。

如果孩子胆怯,畏惧,犯错后非常惶恐,至少说明他的父母对他的要求,高于对他的关爱。

在允许生三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孩子陷入“惶恐”。

虽然在网络上,重女轻男成为一种政治正确。许多家长把女孩子打扮成一个小公主,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

但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不需要网络流量曝光,不需要点赞、关注的地方,男孩、女孩之间,依然存在一种微妙的不平等。

就我在辅导机构里接触到的,姐姐的人数,远远多于哥哥。

这些姐姐,依然天真可爱,但面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会多一份别的小孩没有的温柔与担当。

其实独生子女和多子女家庭,究竟哪个家庭的孩子更幸福,关键还是在于父母。

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多子女的家庭意味着每个人都享受着更多人的关爱。但如果父母没有办法平衡好对每个孩子的关注,兄弟阋墙也不过是早晚的事。

但这里需要明确两个概念:

1、不论父母多么开明,多爱自己的孩子,家庭氛围多么和谐,大多数的孩子依然会有极端负面的情绪体验。

这种情绪体验或许在别人眼里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可对于孩子来说,负面的体验是真的,难过也是真的,甚至此时此刻,对于父母的憎恶,也是真的。

我知道,对于父母来说,这个概念令人心寒。

甚至会觉得自己家的小孩是个养不熟的狼崽子,觉得自己的辛苦操劳都喂了狗。

可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们的孩子会走,我们自己也曾在在这条路上走过。

只不过有的人走的快一点,有的人走的久一点。

这可以理解为自我意识觉醒后,对身处环境的反思和反抗。

我们都渴望获得更好的人生。

而“更好”本身,就是对现有人生的否定。因为现在的人生不够好,所以我们幻想着,如果这样、或那样就好了。

虽然很多时候,即使这样、那样了,生活依然很糟。

讲到这个概念,我不希望你觉得,亲子关系没救了。

正相反,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的塑造亲子关系。

当我们知道了孩子必然会有叛逆期的来临,我们就会更平和的看待孩子的愤怒、抱怨和叛逆,应对起来也更加游刃有余。

应对的关键是有的放矢。

当孩子觉得父母管得太多,观念又太过陈旧时,父母就可以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在可控范围内,他成功了,我们皆大欢喜;他不成功,至少会认可“你大爷还是你大爷”,获得一段时间的乖孩子体验券。

2、语言会塑造情感

语言、行为对于心理有反作用力。

正常情况下,我们先感到开心,然后才会微笑。

但事实是,当我们微笑的时候,心情也会变好。

行为能够影响心情,甚至塑造性格。

在人格心理学中,我们反复强调: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但这个理论是在学术话语体系中,当进入现实生活,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如果他性格外向,交际能力卓越,就是有更大的可能性获得成功,这一点毋庸置疑。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免不了妥协和改变。

但不论是一棵树,还是一个人,在幼年时期还没有定型的时候,改变的痛苦总会小于成年后的推翻重来。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积极鼓励他去尝试,鼓励他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带来的成长与改变,是成年后不可比拟的。

孩子勇于尝试的后盾,就是父母的肯定与支持。

有一段时间,我们置疑肯定教育的意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过多的夸奖是不是有害无利的?

但经过我这么久的教学实践发现,夸奖没有错,错的是只有夸奖。

当批评不存在,则夸奖无意义。

这句话在孩子身上尤其适用。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是不断试探边界的过程,试探父母的边界、试探老师的边界。

如果对孩子的每一次试探,我们都能给予正确的回应。孩子就会像智能学习的电动车一样,慢慢进入正轨,就此一往无前。

怕的是家长自己没有章法,该鼓励的时候泼凉水,该批评的时候又舍不得。

混乱的家长培养混乱的孩子。家长没有底线,意味着孩子没有底线。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我们要明确地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爱着,也要明确的给他们立规矩、不逾矩。

有奖有罚,才能培养出好孩子。

相关文章

  • 被爱是可以炫耀的

    昨天组织家长会,每个学生的家长都在教室外面等候。 下课的时候,一个穿红色连衣裙的小女孩第一个冲出教室,却是低着头,...

  • 兰州微事,脱单元宇宙!

    爱与被爱同时发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 如果可以炫耀

    如果可以炫耀 我想炫耀我的努力,但却又在担心努力没有结果 如果可以炫耀 我想炫耀爸妈的恩爱,我的每一个微小的幸运,...

  • (原创)被爱

    文/镜子贤 爱从来不嫌多,每个人都期待被爱,也希望被爱。 人可以爱人,也可以被爱。爱的人不一定有,但是被爱是人人都...

  • 装逼必备,这些汽车冷知识,知道3个就算是汽车行业的大神了

    是的, 你可以炫耀每天熟练的操作汽车; 你可以炫耀能够说出每一款汽车的名字; 你可以炫耀你知道每一款车型的排量; ...

  • 我愿做一头笔耕不辍的老黄牛!

    最近几天,惊喜不断,写的文章,纷纷被收录到专题。你可能说,这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是呀,没什么可以炫耀的,...

  • 爱与被爱是相互的

    爱与被爱是相互的,我们不能总期待被爱却不去爱人。 我可以一直爱你,你也可以一直被爱,但是当某天心力交瘁的我遇见了依...

  • 520有感

    据说昨天是千年一遇的日子:2021.5.20,天生渴望被爱,被重视的女人们在朋友圈儿和抖音里上演了一场炫耀大赛,这...

  • 炫耀是毒

    生而为人,切忌炫耀, 你若强,人人看得见, 自然召来一片称赞。 你若弱,显摆也无济于事, 引来的只是一片责难。 人...

  • 你可以不被爱

    你可以不被爱 但不能不会爱 也不要不再相信爱 爱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爱是可以炫耀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ym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