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539090/23bc63f930235e79.jpeg)
朋友说:奇葩的人总会有相似的。其实,古话也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总会有着相同爱好的人走到一起的,比如,广场上随着音乐扭来转去的老人,还有那欢快跳跃尽显身材火辣的女性。当然,也有喜欢呆在清静角落里,独自思考,天马行空地畅想,好像天地之间只有他自己和他那无边的念头。
若不是腿开始抽筋,经建议开始快走来调理一下。我还是喜欢宅在家里看看书,在书中体验到的快乐与清明才能带给我心灵的滋润。在切入到读书以前,我喜欢的是在家中看那些讲经说法的光盘,一边看一边记笔记,开始的时候是周末,后来,只要有空就会看,在别人看来枯燥乏味,在我看来却是有无穷乐趣。笔记越撂越高,心也越来清明,喜悦也随之而生。
后来看书也是这样,也是喜欢关于心性类的书,特别是关于佛教类的书就会随着路向标自动寻找。读雪漠老师文化类的书籍的时候,就很是欣喜,因为能够在读的过程中被一种磅礴大气所包围,也会被智慧的清凉浸润心灵。
记得,前年春节,从初一开始,只要一睁开眼,我就会读那三本《佛陀的智慧》,先用语音读,然后转成文字,形成文字档文件之后,再读一遍,将文档中的错字改掉,然后,再读一遍,这样一套书就读了三遍。而整个春节读书就成了我的日常,从天明到天黑,从日出到月升,我完全沉浸在书中,忘了身心,忘了环境。只有那书中的清凉,还有那颗跳动的心。
用这种方式我读了《真心》《大师的秘密》《娑萨朗》,只有文化类的书这样读进去,才会有一种味道。就像朋友说的,佛法讲得深才有味道,也像叶曼在读楞严经的时候的感触,自从一读楞严后,不读人间糟粕书。书要读有深度的,那才是大餐,浅的书就像炒菜没放盐,没滋没味。
慢慢就体会出一个道理,什么都是个习惯,在什么上下功夫就会喜欢什么。在我没这么喜欢读书前,也喜欢跟朋友斗个地主,也喜欢喝个小酒闲侃。可当我沉浸在读书时,那些以前的爱好好像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时候,我的世界里只有读书,只有读书带来的清凉。
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认识,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选择,什么样的选择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当选择小酒天天喝也是一种快乐,当选择读书明理开智慧也是一种快乐,只有身处其中才会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因为会选择就会改变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