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阅读一本书》重点总结

《如何阅读一本书》重点总结

作者: 张丽在旅途 | 来源:发表于2019-12-24 22:19 被阅读0次

感谢卢佳老师解析了了全书的重点内容。大概的内容知道啦,接下来就是练习,给自己的要求,掌握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

一:阅读的艺术

阅读有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之对比,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第一提醒读者,阅读可以是一件多少主动的事。第二要指出的是,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就是说,读书如果不能进入主动阅读的状态。就相当于,你被别人的思维牵着走!我们在开始阅读一本书前,对这本书是否有兴趣,决定了你是否能主动阅读。读者阅读的越主动,他在阅读世界里的探索能力就更强一些,收获更多一些。关于主动阅读,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捕手在接球时所发挥的主动是跟投手或打击手一样的。投手或打击手是负责“发送”的工作,他的行动概念就在让球动起来这件事上。捕手或外野手的责任是“接球”,他的行动就是让球停下来。球是毫无感觉的,可以被投手投出去,也可以被捕手接住,完全看打球人如何玩法。在这里,作者将投手比喻为写作者,捕手比喻为读者。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当捕手与投手密切合作时才会成功。作者的技巧与读者的技巧融合起来,便达到共同的终点。也就是说,我们阅读时和作者心灵沟通。

就像一个朋友,只有相互配合,才能领悟其中的核心思想。文章就是那个球,就像死的东西,只有和作者同频,这个球才能带着力量传到另外一方。

你们呀,除了小说,还喜欢看什么样的书?首先,一本书,如果50%以上都看不懂,就相当于你不理解投手这个投球的动作的意思,所以看不懂才需要训练。

名人励志,为什么好看?你们想想,是因为

励志类书籍没有晦涩的专业用语,就像小说一样,这是处于看书的第一个层级,只要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看这类书没问题。

主动的阅读包含哪些条件?就是如何让自己也像看小说一样,进入主动阅读的状态。拿同样的书给不同的人阅读,一个人却读得比另一个人好,首先在于这人的阅读更主动,这句话是屁话!相当于没说。其次,在于他在阅读中的每一种活动都参与了更多的技巧。这第二句才是重点!

主动阅读,需要技巧,就像我们去磨刀,只有一种方法是真正地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

我们读书可以有技巧,但是还是要一本一本书下去,阅读的艺术包括了所有非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的技巧: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这是阅读的好处!

如何作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想要保持清醒,或昏昏入睡,主要看你的阅读目标是什么。许多人无法完成阅读目标,原因就在他们不知道如何做个自我要求的阅读者。

1.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重点来了,如果一本书,读完了,不知道是啥,基本上就白看了。如果读完这本书,和你生活联系不上,思维没有迭代,也就白看看,这个原则适用于任何一种读物。人们在读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打瞌睡,并不是他们不想努力,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如何努力。

你看,你们几个还阅读呢?在我眼皮子底下就溜号。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而要让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去写下来。写下来,就是你们有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为什么对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

第一,那会让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还是非常清醒。比如,我做笔记的第一步就是用笔划重点,比我直接看,高效的多。

第二,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一本书中的观点,如果不能用文字描述出来,那么还是作者的。读书也不能那么功利,这就好比你吃大饼

,前面吃了几个都不饱,你认为前面这几个没有用?读书就是交朋友,一回生二回熟,你一开始对人家不真诚,觉得没有用就不搭理人家了,肯定没法获得真经,就像我现在带人一样

,对我不真诚,觉得我没用,自然没有办法知道我为啥成长这么快的核心秘密!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第三,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在书上做笔记,其实就是在表达你跟作者之间相异或相同的观点。这是你对作者所能付出的最高的敬意。你们做复盘,也是对我讲课的敬意,没有敬意我就随便讲讲。

做笔记有个各样,多彩多姿的方法。以下是几个可以采用的方法:

(1)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下划线。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上一道线——把你已经划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

(4)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

(6)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

(7)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

做笔记的方法很多,书中提到了三种方法,我认为按照自己的方式先上路再说

第四.养成阅读的习惯,董卿说过,一天不读书,就像一天不洗澡一样,所谓艺术或技巧,只属于那个能养成习惯,而且能依照规则来运作的人。这也是艺术家或任何领域的工匠与众不同之处。要养成习惯,除了不断地运作练习外,别无他法。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从实际中学习到如何去做的道理。

阅读的层次,阅读的层次一共有四种: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阅读的层次是高的层次包含了较低层次的特性。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第一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状态,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在熟练这个层次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基础阅读,通常是在小学完成的。基础阅读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阅读准备阶段。第二阶段,孩子学会了最初级的读写能力。第三阶段,快速建立字汇的能力。第四阶段,精练与增进前面所学的技巧。这一部分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状态。

第二层次的阅读:检视阅读。检视阅读要问的典型问题就是:“这本书在谈什么?”用检视阅读读完一本书后,无论你用了多短的时间,你都该回答出这样的问题:“这是哪一类的书—小说、历史,还是科学论文?”检视阅读有两种: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粗浅的阅读。检视阅读的目的,帮助我们快速选择我们要看的书

(1)先看书名页,了解这本书的主题,同时为书归类。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如果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4)读一下出版者介绍。

(5)挑几个跟主题相关的篇章看。

(6)把书打开,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这是第一种,粗浅的系统读;第二种,粗读,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这是读书的大忌,也是为什么我们读书总是看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我们所受的教育,都说要去注意那些我们不懂得地方,于是碰到不认识字的地方,我们就停下来,去查字典。寻求帮助。但是如果时候不到就做这些事,却只会妨碍我们的阅读,而非帮助。检视阅读的这两个方式都需要快速地阅读。一个熟练的检视阅读者想要读一本书时,不论碰到多难读或多长的书,都能够很快地运用这两方式读完。

所谓阅读速度,理想上来说,不只是要能读得快,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增进阅读速度的方法:用食指(作者要求的是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我根据自己的实践,感觉用食指更好或用一支笔)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一旦你的眼睛能跟着手移动时,你就能读到那些句子了。继续练习下去,继续增快手的动作,等到你发觉以前,你的速度已经可以比以前快两三倍了。我通常看一本书,手里拿一支笔,就是防止自己走神!法国学者帕斯卡尔在三百年前就说过:“读的太慢或太快,都一无所获。”更好的秘方是: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第三层次的阅读:分析阅读。这部分也是最难最复杂的一部分。1.一本书的分类。任何一本书,如果主要的内容是由一些观点、理论、假设、推断所组成,并且作者多少表示了这些主张是有根据的,有道理的,那这种传达知识的书,就是论说性的书。实用性VS.理论性两种作品,实用性作品是有关行动的问题,理论性作品只和要传递的知识有关。理论性作品可以划分为历史、科学(与数学)、哲学。实用性作品则没有任何界限。这里面,如何区分?理论就是“知”,实用就是“行”行动计划,读书如何知行合一?如果只读理论,就不落地,如果只读实用书籍,最大的可能,你学了技术用不上。

2.透视一本书。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我今天给大家说的,就是书中的重点文字。你们如果不愿意看书,就把我今天的整理了,也是可以的。一本好书,就像一栋好房子,每个部分都要很有秩序地排列起来。每个重要部分都要有一定的独立性。就像我们看到的,每个单一部分有自己的室内架构,装潢的方式也可能跟其他部分不同。但是却一定要跟其他部分连接起来——这是与功能相关——否则这个部分便无法对整体的智能架构作出任何贡献了。就像一栋房子多少可以居住一样,一本书多少也可以阅读一下。可读性最高的作品是作者达到了建筑学上最完整的整体架构。最好的书都有最睿智的架构。所以检视阅读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帮助我们锻炼结构性思维。你没事就跑到图书馆去待个两个小时,专门训练自己的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你们看到第九章就可以了,前面9章比较重要,后面现在可以暂时不看,但是你们基本上躲不过。

3.判断作者的主旨。书的世界与生意的世界一样,不但要懂得达成共识,还要懂得提案。书里的提案,也就是主旨,也是一种声明。那是作者在表达他对某件事的判断。一般来说,阅读的过程与商业上的过程正好相反。读者要先与作者达成共识,才能明白作者的主旨是什么,以及他所声明的是什么样的判断。

4.公正地评断一本书。阅读一本书,是一种对话。事实上,读者才是最后一个说话的人。如果一本书是在传递知识的,作者的目标就是指导。他在试着教导读者。他想要说服或诱导读者相信某件事。只有当最后读者说:“我学到了。你已经说服我相信某些事是真实的,或认为这是可能发生的,”这位作者的努力才算成功了。但是就算读者未被说服或诱导,作者的企图与努力仍然值得尊敬。读者需要还他一个深思熟虑的评断。如果他不能说:“我同意。”至少他也要有不同意的理由,或对问题提出怀疑的论段。从这个层次开始,我们需要有判断的能力。尽信书不如无书!接下来,分析阅读的重点。

5.分析阅读的规则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有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 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你们按照这个方式重新去读分析阅读,提炼出来就讲这些,你们复盘我再给你们解答。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消化一本书。但分析阅读的规则,一般来说是适用于论说性的作品,并不适用于阅读小说或诗集等虚构作品。

第四层次阅读:主题阅读。主题阅读,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这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是最系统化的阅读。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

主题阅读就像我们写论文,1.主题阅读的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就是知道: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来说,所牵涉的绝对不是一本书而已。第二个要求则是:要知道就总的来说,应该读的是哪些书?

2.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累积的。比如,我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收集了一堆关于阅读的书籍。因为我的阅读主题是“阅读速度”。所以我第一步是先把所搜集书籍的目录浏览一遍。把与“阅读速度”有关的章节挑选出来,然后就可以进入主题阅读了。所以我们所有的阅读,都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3.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步骤一:找到相关章节。

步骤二: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步骤三:厘清问题。

步骤四:界定议题。

步骤五:分析讨论。

主题阅读要“辩证的客观”,要能面面俱到,而自己并不预设立场,保持客观中立。需要注意的是,主题阅读以论说性的作品为主。如果不是论说性的,你们前面三个层次就够了,也就是说,如果大家注重实用,就熟练掌握分析阅读,成长基本上问题不大。但是,如果你像成为本心讲师第四个层次就必须得训练。比如我给你一个主题,讲婚姻课,你可以讲1-2节课,但是如果让你讲一个系列课呢,你就不能只是讲的高兴就得了,要理论和实践都要有,对不对?在主题阅读中,掌控主题阅读的是自己(读者),因此,要用我的语言与作者达成共识,而不是作者的语言,不能让作者们把我(你)带跑。这就是和作者沟通,你要公正一点,而不能被书左右,就是你可以利用书增加认知,但是不能成为某个观点的奴隶。

四、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1.两种实用型的书,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一本理论性的作品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但是实际的问题却只能靠行动来解决。实用性的书因此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中一种,就像本书一样,或是烹饪书、驾驶指南,基本上都是在说明规则的。另一类的实用书主要是在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许多伟大的经济、政治、道德巨著就属于这一类。这就是知行合一,讲理论的知识,为什么我可以硬着头皮讲?就是我心中有个信念,可能我讲的95%你们听不明白,但是这个要有.相当于给你们建立模型,就像我们小时候学习三字经,不懂啥意思,但是有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你的气质都藏在你读的书里面,有些东西是潜移默化的.

2.如何阅读想象文学,阅读想象文学的3个否定的指令:

(1)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2)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3)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

阅读想象文学的4个规则:

(1)你必须将想象文学作品分类。

(2)你要能抓住整本书的大意。

(3)你不仅要能将整本书简化为大意,还要能发现整本书各个部分是如何架构起来的。

(4)在你衷心感激作者试着为你创造的经验之前,不要批评一本想象文学的作品。(这也是小说的批评规则)

3.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

(1)如何阅读故事书:快读,并且,全心全意地读。

(2)关于史诗的重点:荷马的《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但丁的《神曲》与弥尔顿的《失乐园》,这五本书再加上《圣经》,是任何一个认真的读书计划所不可或缺的读物。我们国家的史诗类的,比如史记,你们一定要读,学习历史不是为了看故事,而是从历史中汲取经验,避免轮回!大家知道我怎么读历史?我上学的时候就是因为地理历史比较差,被我爸认定为不适合学习文科,我读历史先从故事开始读,针对于某个人物,我会去找相关的历史,就读那一段。史记不是一下子就读完的,你们去看一部纪录片《中国通史》,基本上对中国历史有大概的了解。阅读历史的两个要点:第一,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第二,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我们读历史,重点是看行为。我举个例子,你们觉得敬佩和妒忌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很关键,直接决定了你怎么去读历史,对待历史的态度,有一句话:敬佩和嫉妒就隔了一层纱。有些人嘴上喊着我好佩服你,实际上他心里可能就是妒忌,你们认同么?那么如何来判断这个人是敬佩还是妒忌呢?

你们相关这个问题没有,身份再高都不会佩服的,所以这是人的本能,我们无需纠结。现在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判断这种行为?如果你敬佩一个人,你会有对应行动,会在行动上有所支持——如果是妒忌的话,嘴上会说我佩服你,但是行为表现,不踩你一脚就不错了,所以你们要区分。如何不遭人妒忌?那么我们看历史,就是为了看这些人的行为模式。其实在我们中国这个文化当中,所有的模式都是在系统内不断轮回的,所以看历史,研究他们的模式和背景,而不是看故事。后面我会带大家研究一小部分历史,看看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至于阅读其他类书籍的方法,在这里就不讲了,目前看书,也涉及不到。

五、阅读与心智的成长,最后一个部分

1.好书能给我们什么帮助?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你必须能操控超越你能力的书,或像我们所说,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你学不到东西。这是说,我们读书要有10%是你没法看懂的,如果全都能看懂,这本书,基本上已经在你的认知之下了。比如一本武侠小说,因此,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不只要能读得好,还要有能力分辨出哪些书能帮助你增进阅读能力。一本消费或娱乐性的书可能会给你带来一时的欢愉,但是除了享乐之外,你也不可能再期待其他的收获了。我们并不是反对娱乐性的作品,我们要强调的是,这类书无法让你增进阅读的技巧。读一本好书,确会让你的努力有所回报。最好的书对你回馈也最多。当然,这样的回馈分成两种:第一,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第二,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像只提供讯息的书所形成的那样。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认。

2. 生命与心智的成长

有一种很古老的测验—上一个世纪很流行的测验——目的在于帮你找出对你最有意义的书目。这个方法我觉得很有意义,如果你被警告将在一个无人荒岛度过余生,或至少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假设你有时间作一些准备,可以带一些实际有用的物品到岛上,还能带十本书去,你会选哪十本?用这个方法你可以选出,对你生命最有意义的书,在另外一本阅读类的书籍中也提到了这个观点,这10本书,就作为你的圣经买回来,不断的读!

最后说说阅读感悟吧,1.阅读的快与慢。为什么我的阅读速度快不起来?我一直的阅读习惯,准确来说是读书,就是逐字阅读,用嘴默读,眼睛跟着嘴巴的默读速度移动。这样的阅读,速度自然提不起来。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我也阅读了几本快速、高速阅读的书,了解了跳读、扫读、视读等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几本书,我后面再教你们。我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快与慢的关键取决于你读的书.如果你读的是一本好书,你完全可以慢慢读、反复读;

2. 关于阅读的方法。但正如作者所言:“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无论再好的方法,如果不加以运用,都是空中楼阁。“实际的问题只能靠行动来解决。”阅读完这本书,从下一本书开始,改变以往的阅读习惯,按照阅读规则,运用心智的力量,开启新的阅读之旅,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

鲁巴金说:“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当你掌握了阅读的艺术,成为了一个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你的心灵和精神的成长就不是一点点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阅读一本书》重点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cq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