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本书,日本作家的《整理是一切的开始》,书的封面上最醒目的一句话是,省下更多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人和事上!不懂得舍弃的人生迟早会死机!
借自四川大学文理图书馆1.简单需求,丰富生活。我们在面对选择是否去拥有一件物品时,往往只看到它吸引你的地方,却总是忽略了拥有它所带来的麻烦,比如要花钱,要花时间挑选,要整理清洁,要放在家里占空间。。。
书中提出,与其拥有10个杯子,不如琢磨如何让一个杯子有10种用途。学会开动脑筋,提高有限物品的利用率。
这样既能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节省了时间空间和财富。多好的方法。
2.把东西分成“需要”“不需要”“不知道”。
这个方法对于像我一样的选择困难症患者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因为我们经常在犹豫是否以后能用上,是不是立马丢弃,于是“善良”的我们就舍不得了,一直放着越来越多,越来越乱。。。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作者给出的建议是“贴标签”。先从书桌周围开始贴便签纸,一定要记住整理的原则“估计什么时候会用到的东西,不要贴”。你会发现,其实经常用的东西就那几样。没有贴的,就是不需要的,就应该丢弃。
贴标签还有一个好处,会让你有意识去用某些东西,标签纸可以提醒自己回看,被点醒。
3.养成每天放弃一件东西的习惯。
养成这个习惯,会帮助你建立不堆积东西的习惯。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大脑会形成记忆,慢慢养成整理的好习惯吧!
4.形成最佳动线
动线,这个词我想了挺久,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没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联系上下文,大概就是“运动路线”的意思。
书中指出,人是按物品的摆放来决定自己的动线的,如果物品摆放没有规律,动线就拐来拐去,乱七八糟。
所以,要提高做事效率,就不能随便摆放东西,要归置成在需要的时候立刻拿到的方式。规定好经常用的东西的摆放位置,用完放回原处。(其实我认为这应该是孩子幼儿园学的,或者两三岁时家长就应该教会的东西,结果我们这么大了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中国的教育有时候挺失败的)
5.自己关心的往往就是最需要的
先弄明白自己最需要什么,以后再一项一项思考家里哪些需要,哪些不需要。处理掉过去喜欢的东西,把精力集中到现在感兴趣的事上。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留从剪报开始吧。剪报会让你明白自己最关心什么内容。
6.1/3法则
无论电脑还是抽屉,要空出1/3的空间,不断清理物品,维持这一空间。如果都装的满满的,每次拿东西都要做许多多余的动作,效率低,人也烦躁。如果有这样空闲的周转空间,找东西会更加快捷。
7.整理时间,把一天分成24份,用不同颜色的便签纸代表不同事情,了解自己每天把时间花在哪里了,思考时间的利用方式。
这跟艾力的“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异曲同工,都是记录时间的一种科学方法,如果坚持的好,你做很多事都可以提高效率,玩也玩得痛快,学也有效率,而不是整天浑浑噩噩,不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
一周开始时就做好时间预算,到时候不会手忙脚乱,能够轻松应对。
上午是效率最高的时候,最高集中精力做自己的工作。
平时多利用零碎时间,外出拜访客户可以提前一小时到达,在附近工作一小时,可以拉长零碎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