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轻狂的时候,就总是会有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错觉。
我还是觉得,一个人的思想和一个人年纪大小是不完全相关的。其实很多的人,到了40-50岁的年纪,自己还是没有完全长大。人的思想,成长这件事情,是要不断的对自己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对生命进行求索的。
说来很好笑,我在20多岁的年纪,还没有对象的时候,就突然意识到,一个人,一个家族,存活在这个世界上面的意义并不只是挣钱养家,繁衍后代。我更倾向于认可繁衍的应该是思想。这些年你对于人生的思考,应该要把这些传递下去。思想不会老,它会在一代一代的思想里迭代更新。永远的延续。一个人,如果只知道挣钱吃饭睡觉,吃喝玩乐,情欲物欲,其实我觉得这样的人生也并没有很有意思。生命不应该只有这些。
现在很喜欢的作家是尼采,可以说是目前我最喜欢的人。
最近看到一个电视剧的台词,我认为放在现在仍然有警示意义,可惜的是这是零几年的电视剧,现在的剧,更像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穷者,谁不想达;达者,更畏惧穷。为求发达,穷人兢兢业业、辛辛苦苦、农耕其田、共利其器、商务其业、学读其书,人人都在独善其身,可除了那些少数的书生可以考取功名外通过科举,其他大部分人仍然生活在艰难困苦中,是他们不努力吗?是他们不上进吗?非也!皆因如今的达者不愿意也不允许吧发达的机会赐予穷人,更不愿意与他们分享锦衣玉食,他们视穷为一种耻辱。也更因为他们曾经面对诸多的显贵之人,在尔虞我诈中失败,沦为穷人,于是更加惧怕贫穷。因此,他们便不遗余力地压榨穷人,聚敛财富,以求将这种发达保持永久,福荫子孙,在他们的眼里所谓的天下不过是他们鼻子尖上那一点点的金钱和地位。所谓上行而下效,穷者见达者做出如此不光彩的榜样,为求发达,值得另辟蹊径,农弃其耕田而不作,或进城流浪,或落草为寇,工弃其利器而不用,或聚赌成瘾,或狂饮作乐,商弃其贸易而不做,或巴结权贵,或放贷渔利,学弃功课不专,或投机取巧,或攀龙附凤,尽管有些人还在口口声声说圣贤道德,哪也只不过是修炼成了一个伪君子而已。其实,圣人古训本来无错,只是我们今人是否应该扪心自问一下,穷时,我们心忧天下了吗?而今的达者,是否应该修善自心,诚所谓,已不正,焉能正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