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人们对新鲜蔬果、肉类熟食、鲜活水产品等生鲜产品的需求越发旺盛。然而,炎热的气温持续居高不下,时常还伴有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导致生鲜产品的损耗率大幅提升,给生鲜配送企业的采摘、运输、储存等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一、夏季生鲜产品面临的困境
(一)自然原因:高温天气降低产品保鲜率。
生鲜产品本身就具有易腐烂、不耐保存、保质期短的特点,在采摘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一旦操作不当,往往容易造成蔬菜大量损耗、变质。夏季天气持续高温,蔬菜在原产地采摘过程中会因为太阳暴晒和采摘时间较长,蔬菜出现脱水现象,外观发蔫,使得生鲜产品的鲜活质量难以保障。水分蒸发也导致蔬菜重量大幅减轻,给供应商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降低了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
(二)人为原因:人工操作方式不当
生鲜产品堆叠不合理
夏季是蔬果类、海鲜类生鲜上市的高峰时段,诸如草莓、车厘子、香蕉、西红柿、叶菜等对产品包装有很高的要求。然而,在生鲜产品装车运输和仓库储存的过程中,许多工人缺乏科学合理的堆叠意识,为了能运输更多的产品和给仓库腾出更大的储存面积,不考虑包装箱的承重范围,盲目追求"垒高墙"的方式,底层外箱无法支撑重量,造成生鲜产品被压损或出现明显的伤痕。这样一来,生鲜产品的价值就大打折扣。
暴力装车运输
供应商采购生鲜产品的方式大多采用基地直采和批发市场购买两种方式,这中间都必须要经过装车运输环节。我们往往会看到,工人在装车或卸货的时候会一人站一个位置,将生鲜抛给对方的做法,可能生鲜表层依旧完好无损,内部经过一番折腾后,实际已经有所损坏。再加上夏季细菌滋生严重,有些工人可能手上有汗渍,生鲜转手多人后,表层残留的细菌一旦在储存过程中找到合适的生长环境,则极易造成生鲜变质。
二、依托现有技术进行科学控损
夏季生鲜产品的损耗在自然原因方面是无法避免的,唯有通过调整存储环境,让生鲜损耗率降到最低。实际上,降低生鲜损耗,保证经济效益的根本要从企业本身入手,在于生鲜采购环节的品质保证与严谨科学的控损环节。
(一)敏锐的提前入季观念
夏季会出现一个生鲜集中上市的高峰时期,企业需要提前预判未来生鲜产品的销售走向,抢占市场先机,引导生鲜产品的价格波动。收集往年夏季畅销产品的数据,并调查本季度客户对生鲜产品的受欢迎程度,整体分配好进货种类、进货数量、库存大小、储存条件等,做好万全的准备应对生鲜旺季的到来。生鲜产品离开本根后,存活率和新鲜度会大幅降低,企业需要在采购订货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当天生鲜库存数量和未来出库数量,精准盘点每日的安全库存,以便应对供过于求和供货不足的情况,将生鲜损耗率降到最低。
(二)采购员需具备专业经历
夏季生鲜产品水分流失较快,商贩为维持生鲜原貌的新鲜感会往果蔬表面喷水。实际上过量的水分会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并且相比果蔬保持干燥时会更快地破坏其植物组织,导致蔬菜本身营养价值的流失。同时,新鲜水果和蔬菜遇水则会吸收,而这些产品通常按重量出售,这就代表企业购买回来的实际重量和付款重量并不相符。当你以为搜寻到一批水灵灵的果蔬时,实际上为这些水支付了一笔高达25%的额外费用。
采购人员作为把控生鲜产品质量的首位,在验收意识的培养上,需要企业组织专门的学习培训,组成专业的采购团队。及时了解各种生鲜产品的原产地、品种质量、市场政策等整体环境后,"货比三家"选取性价比最高的进货地。
(三)推动冷链配送高效运营
目前生鲜运输大多采用冰袋+保温箱模式,使货物体积和重量增加很多,霸占了原本生鲜产品存放的面积,增加运输成本;夏季气温高,储冷时间普遍只有3-5个小时,倘若遇上远距离运输,保冷极限无法保证,生鲜腐烂变质是常有之事。如此一来,客户退货的风险就会提高,生鲜企业的毛利率则会降低,甚至面临亏损。
因此,运输设备研发和装配必须要根据季节环境、生鲜产品种类、运输路程、路面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加大冷链配送的覆盖率,解决夏季储冷极限问题。
(四)仓储陈列思路的转变
生鲜产品的质量受存放温度、湿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夏季仓库温度高,湿度低,储存的货物必须要有合理的间距维持冷气的流通,根据温度差异及生鲜存储的温度要求不同,划分不同的仓库分区,比如常温仓库、保鲜库、冷冻库。
根据生鲜产品的特点,存放时采取先熟先卖、先进先出的方式。比如香蕉、木瓜、榴莲、芒果、草莓等都是夏季需求量旺盛的产品,需要存放在仓库靠近入口的位置,以利出货补货。同时存放在保鲜库的商品面上可以盖一块湿布,避免生鲜表面水分蒸发。
企业在生鲜配送领域最理想的状态是,既能保持食物的鲜美,达到健康的卫生要求,满足客户需求,又能确保自身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在高温的夏季,供应商更应着重搭建采购运输环节和保鲜仓储环节的科学合理构建,降低生鲜产品的损耗率,为客户提供新鲜的上等食材,为后续打造企业品牌打上坚固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