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2018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中年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
以下文字来自北京到深圳的航班随笔,部分内容是之前脑海中已涌动许久的草稿。
一 航班随想
1-国航随想


从帝都飞往深圳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航班上准备了歌曲和电影以供乘客消遣。大致浏览了一下,歌曲的最新专辑出版于2016年,电影则有2017年刘德华的《拆弹专家》,但还是老歌和老片居多,也许是版权的缘故吧。
因为很多歌手实在不认识或者没听过,最后还是选了一些上古时代的老歌。突然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完了,完了……这次机票是直接在国航APP买的,这下连国航也知道我的隐私了。
过往这些年,早已被携程完成了“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了,现在连国行也知道我的秘密了……还好我没把移动硬盘插上去……我还是很机智的嘛!
2-细思极恐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掌握了我的上网习惯和行动轨迹;
咕咚和Keep掌握了我的运动习惯;
小米掌握了我的睡眠作息;
淘宝和JD掌握了我的购物习惯;
微信读书和得到掌握了我的阅读习惯;
今日头条已卸载,网易新闻退出登录,不让他们知道俺看了啥!
完了,知乎上我也挺活跃,这可咋整……
网易云音乐我都8级了……
摩拜掌握了我的生活工作轨迹,好可pia!
不登录腾讯视频没办法享受会员服务,喜欢的片子也暴露了……
艾玛,iCloud上可不能瞎拍啊,我写完之后赶紧去检查一下……
……………………
二 隐私探讨
1-任何服务的提升都需要数据
个人拙见之一:
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必须更加了解客户,这是基础前提;
客户基于“隐私保护”而拒绝提供任何信息,绝无可能提升被服务品质,这是必然结果。
2-监管速度落后于技术进步
个人拙见之二:
当前问题是用户隐私被不当使用和转卖,而非“提供定制化服务有原罪”;
何为“恰当使用”,特朗普大选胜出的原因之一是在社交媒体投放精准广告,人家都上台了那应该不算“违宪”吧?
接着脑洞一下,如果扎克伯格要竞选总统了,自己在FaceBook上精准投放广告,算不算“不当使用”?
有互联网安全专家说:其实对一家公司来说,数据泄露只是概率问题、时间问题。

要这么看,还是挺怀念古代的 —— 皇陵修好后所有工人都埋在里面殉葬,然后再把埋工人的太监赐死,然后皇帝自己也死了……一个完美的保密链条,好像也不对,那孙殿英最后还是去炸了皇陵。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至今成吉思汗陵都找不到的原因吧,知道秘密的人都死掉了。
3-隐私保护可能是个伪命题 - 因为不可达成
本人提供几条可行性探索,抛砖引玉
坚持不使用智能手机、最好也不使用手机(因为手机需要实名制),IC电话可完美保护隐私;
即便使用智能手机,同时使用多家运营商的号码,注册不同账号来使用APP;
微信和支付宝账号必须使用不同手机号、绑定不同银行卡;
听歌和看视频必须使用不同公司产品,能不登录最好;
每次购物、订机票、酒店等都使用不同账号及银行卡,防止被系统算法推荐更贵的价格;
每次订外卖都使用不同的账号和地址,防止被系统算法识别出生活轨迹;
尽量不在任何社交媒体发布个人消息,防止被系统算法进行用户画像;
尽量减少金融服务使用(如存款、贷款、投资理财等),防止个人资产被泄露。本人愿提供资金存储服务,我保证闭着眼睛不看 —— 需要本服务的老铁请在文后留言;
尽量多看纸质书籍及电视,防止被系统算法定向推荐某类信息;
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及各类电子通讯录,防止数据被读取;
……………………
结尾
本次出行使用国航是因为比携程便宜10块……
看,看,果然!我早有耳闻:携程是坏人,这么大个公司就非要算计我这10块钱!
我果然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没有之一!
以前买股票也是,庄家拿了我那一百股,就立马拉涨停去了!
but ……如果下次国航也要多算计我10块钱,那咋办呢?
and……如果我折腾半天就只能省出来10块钱?我浪费这时间咋算呢?
小时候去大市场买衣服,那里的每个老板都会“相面”然后报不同的价格;现在互联网公司利用技术手段给实现“千人千面”,怎么就成了“原罪”了?
鉴于编辑器及更新同步的缘故,诚邀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飞扬日知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