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人的长征——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一个人的长征——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作者: 林间听松语 | 来源:发表于2017-12-18 14:26 被阅读0次

    #左力,纪录片导演,摄影师,2013年10月10日,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一个人的徒步长征。耗时一年零九天,于2014年10月19日顺利到达陕北吴起镇,徒步行走一万两千多公里#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左力老师一个人走完,用徒步的方式。一路上,他风尘仆仆,踽踽独行,面对诸多的不理解,甚至被路人冠之以“捡破烂的”来嘲笑他的这次旅途,但他硬是走完了全程。

    为什么出发?这是他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或许是对“长征精神”的敬仰之心,或许是独自完成超长距离徒步行走的执着,或许是……不论我对他出发的目的有多少猜测,当我听见他有点自嘲又稍显落寞地说出那句“我就是个捡破烂的,把这些历史的丰碑捡出来,掸一掸上面的灰尘”的时候,我知道任何自以为是的猜测都略显浅薄,伟大的意义从来不需要豪言壮语来彰显,“虽千万人逆之,吾往矣”的勇气就足够让人振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习惯了遗忘,遗忘历史似乎成为了一种无法抗拒的趋势,那些数不尽的历史荣光和功勋开始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有人说,遗忘意味着背叛。9·18纪念日、12·13国家公祭日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和平年代更要铭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不能忘记那些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先烈。他说走到筋疲力尽的时候,每走一步都感觉脚掌的骨头直接磕在了地面上,也许,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方式来纪念先烈,才足够悲壮,才足以尽力向这些革命英雄们靠近一点点,才能将这些英雄事迹深深地刻在骨髓里。

    出发以后如何坚持走完?这是他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句轻描淡写,现实却苦难深重。“爬雪山过草地”的“草地”,不是绿油油的大草原,而是冰冷刺骨,恶臭难闻的沼泽地。正值生理期的红军女战士徒步淌过长长的黑水洼地,再也无法生育;为了不陷入随时就能将人吞噬的沼泽坑,那些受伤的战士只能匍匐前进,伤口却因此加速发炎中毒一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还有那700多个小战士们,为了不发生陷落危险,夜里只能泡在沼泽里不敢走动,站立着互相依偎,冰冷的池水只用一晚的时间就将他们活活冻死,天亮了,他们却再也没有醒来。

    沿途的长征故事触动着他,厚重的历史推着他不断向前。老乡告诉他,“你这一路是要去看望红军啊,不要怕,大胆地向前,他们都会帮你的”,还有那位大娘说的“饱饱地去找红军吧”,看来,红军没有被遗忘,长征精神没有被遗忘,他越走越敬畏,越走越有方向,就像他说的,“心中若有方向,必能在荒凉之中走出个繁华的风景来。”

    走完之后要如何?这是他要回答的第三个问题。历时374天,徒步穿行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和陕西10个省区,行程12100多公里,到达长征的终点陕北的时候,想必已经是筋疲力尽了吧。

    “我到终点了反倒显得迷茫,你说我明天干啥呀!”好不容易到达终点的他感慨道。在我看来,这场一个人的长征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他重走了长征路,重回了历史现场,重温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更多地,在于他走完了这段孤独的路程之后所做的决定。他开始到全国各地,到基层去,到学校去,也到繁华的都市和热闹喧嚣的社会中去,在遗忘历史的潮流中逆流而上,替那些战士们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我们不怕牺牲,我们怕被遗忘”。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铭记和祭奠,无畏的长征精神就永远不会离我们远去,那些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就永远会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指引着我们,鞭策着我们。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是非要记住哪个战士的哪段故事,只要记住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源于先烈们的流血牺牲,再远的征途只要拼命向前也必将到达。或许,当我们在人生道路遇到困难,孤独无助的时候,这一点点历史的温度能够给我们一点点前行的力量,就够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人的长征——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hm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