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幼虫在我们这里,被叫做毛蛄绒。
也不知道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可能就是一个代号而已,一提到毛蛄绒,就知道是刚从土里爬出来,毛绒绒的,爬得很慢很难,在树干上蠕动的家伙。
每到夏天,从暑伏一直到立秋,村子里的晚上边热闹极了,因为每家每户大人小孩,都会参加一个活动——捉毛蛄绒。
傍晚,人们早早的做好晚饭,吃过后太阳的余晖还没有退尽,几乎是全村的大人小孩就开始出动了,大家齐刷刷的拿起手电筒,开始到村头、路边杨树林里捉毛蛄绒。
那时间整个树林好像一场灯光秀,手电筒的光刺眼的亮,能射到十几米外的树上。这儿一个手电筒,那儿一个手电筒,那儿还有一个手电筒,到处都是手电筒,这些移动的,明亮的光束,来回快速的在树中间移动。树林子里人声鼎沸,比城里的广场上还要热闹。
毛蛄绒这时候也开始慢慢的从土里钻出来了,他们晃晃悠悠的爬到树上,被人们用手电照个正着,摘下来放进带好的瓶子里。有的特别聪明,爬在灌木叶子上,或高大的草叶子背面,这样也逃脱不了,捉毛蛄绒的我们早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有的人一晚上能捉一瓶子,四、五十个,有的一晚上捉十几、二十几个。
小孩子们会拿去卖钱,一个五角钱,捉两个就可以买一根冰棍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特别开心的事情,更增加了他们捉毛蛄绒的动力。
还有的嘴馋自己吃。这些带着泥土的小东西极容易脱壳,所以,我们一般会先把它们身上的泥土洗干净,然后泡在盐水里。第二天早上,用水轻煮一下,控干再用油炸至金黄色,味道也相当不错,具说毛蛄绒不仅营养丰富,还有解热定惊等功能,在饭店的餐桌上,一盘能卖几十块钱。
中国古代有食蝉的习俗。三国时期,曹植喜欢食蝉。王羲之写《兰亭序》 与好友聚会鹅池的宴席上, 就有一道 “烹蝉猴 “美味。传说曹雪芹写 《红楼梦》 时贫困潦倒,只得去树下捉拣幼蝉炙后以佐酒。
一个禅卵变成幼虫要在地底下生活1~3年,甚至更久,它们长期生活在黑暗中,靠吸食树的汁液维持生命,其中一部分还要受到天敌蚂蚁、鼹鼠等的迫害,还有水灾、干旱,等极端天气的考验,能生存下来的少之又少。
费尽千辛万苦,从地下钻出来,还要受到人类的搜捕,能成功逃脱,站在树上唱歌的并不多。
有时,看着被我们逮捕装在瓶子里,不断挣扎的毛蛄绒,我也会觉得人类特别残忍。但是,这可能就是自然界的平衡吧!如果这些蝉的幼虫都爬上树,每只产要产下几百个卵上千个卵,在没有外界天敌和阻力的情况下,它们岂不泛滥成灾了吗?
想到这里,享用这些美味,内心好像也平静了一点,不过,又觉得好像是勉强的自我安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