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流音变》开课前的赠言:
从普通话培训第一讲开课至今,已经整两个月,我们前面用九讲的时间学习了普通话的声母、韵母以及声调的规范发音,许多学员老师的发音习惯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说实在话,进群后的第一课我就没以个体一时兴起的标准要求你们,而是实施了其严格的教研标准,因为我希望从“支教岛普通话培训班”里走出去的老师课堂语言顶呱呱,成为学校普通话、汉语拼音方面的小专家。学习普通话的实质,就是彻底纠错。但是,一部分老师“方音难改”的问题非常令人担心:上声(三声)3调值、去声(四声)51调值拖腔拉调,好似唱歌;鼻音n边音l混淆,平翘舌音混淆,前后鼻韵母舌尖、舌根归音到位不会;舌面音发音位置不准,错读成明显的尖音……第五期普通话培训的正课,还有三节,时间不多了,有以上问题的老师确实需要抓紧了。
从今天开始学习《语流音变》。大家可以从日日思考口形、舌位的思维习惯中慢慢退出来,(有以上语音问题的老师先缓一步。)转向记忆和背诵音变规律,这个学习方向的转变需要尽快适应,受方音影响重的老师要注意,这可能又是一个坎。
《语流音变》一
人们在说话时,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节(字),而是把音节组成一连串自然的“语流”。在语流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音素的影响,一些音节中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语流音变。(前面的有些点评内容已经涉及。)只有了解、掌握了语流中的音变规律,我们才能把普通话说得自然、纯熟。
(一)轻声
普通话中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它自己独立的声调。但是在语流中,一些词或句子中的音节就会发生音变,其整个音节弱化,失去了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了一个又短又轻的调子,这就是轻声。轻声音节一般处在词的中间或其他音节的后面,不会出现在词或句子的开头音节中。
1. 轻声的基本性质:轻声主要体现在音长和音强上。发音时,力度较小,音强比较弱且音长短。第二,轻声有区别意义或词性的作用。例如:
兄弟(指弟弟)——兄弟(哥哥和弟弟)
地道(够标准的)——地道(地下坑道)
地方(具体的地儿)——地方(与“中央”相对应)
2. 轻声发音存在的问题:
“轻声音节”在教学中一直是缺少研究的,因此“轻声音节”成了一块自留地,想怎么发音就怎么发音,极少有人会想想:轻声的音高音长是怎么样的?自己读的轻声对吗?轻声读得好坏对错对文章的朗读效果有影响吗?于是,本该读轻声的音节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严重的“拖音现象”。轻声的“基本性质”——“发音时,力度较小,音强比较弱且音长短”,其含义是 —— 每一个轻声音节都在非轻声音节(一、二、三、四声音节)的后面,轻声音节需要比前面的非轻声音节读得明显的“力度较小,音强比较弱且音长短”。因此,“读得很轻很短”才是规范的轻声,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读法都可以算作轻声。
3. 轻声的示范发音:兄弟 我们 是的 。
4. 轻声的规律:
① 吧、吗、呢、啊、哪、啦、呀、哇等语气词,常轻读。
如:走吧!去吗?怎么啦?说呀!好哇!
② 的、地、得、着、了、过、们等助词,常轻读。
如:我的、他的、坏得很、它们、跳着 —— 记住:们 《现代汉语词典》上没有二声的读音
③ 名词或代词的后缀:子、头、么 等,常轻读。
如:班子 村子 孩子 脑子 柱子 桌子 椅子 念头 拳头 木头 兆头
④ 表示趋向的动词,常轻读。
如:进来、出去、上来、过来 ;收起来、拿出来、走过来 ——注意:连续连个轻声音节。
⑤ 方位词或词素,常轻读。
如:锅里面、书上面;里面、外面、楼上、屋里 东边 南边 上边 前边 右边 里边后面 西面 上头 前头 外头
⑥ 重叠名词及动词的末一个音节以及夹在重叠动词中间的“一”或“不”等,常轻读。
如:爸爸、姐姐、看看、走走、去不去、看一看
⑦ 一些量词:个、头、条等,常轻读。
如:三个人、五头牛、两条毛巾
⑧ 一些约定俗成的双音节词中的第二个音节,常轻读。
如:早晨 玻璃 萝卜 大夫 编辑 扫帚 晃荡 阔气 规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