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梦”,与我同行
时光荏苒,走上三尺讲台十八年。从青涩走向成熟,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奋勇前进。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解。
01 初登讲台
2003年秋,大学毕业进入普通高中,开始了教师生涯。刚刚走上讲台,兴奋之余,还有紧张、忐忑,甚至心慌意乱。看到同事们多已进入了“教师角色”,自己更是焦急万分。
为了提升教学能力,只有努力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查阅优秀老师的教案,请教丰富经验的教师。一段时间后,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但是,发现学生学习兴趣低,上课不积极。那时,分析问题内归因自己“不懂教学”,外部归因学生“不配合”教学。不正确的归因,让自己的越来越焦虑。课堂成了“情绪”的释放地,焦虑让学生变得抵触学习。那段时间,悲观、自卑。“难道自己真的不适合教学吗?”“成为合格的教师”的梦想,难道错了吗?第一次,对“教师梦”产生了怀疑。
现在觉察,那时把“教授知识”作为第一任务,只考虑如何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学情。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进行备课、讲课,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恰是与现今教学理念相违背的。
02学做研究型教师。
2010年,带着梦想和困惑,走进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期待在学习中找到答案。这次求学,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教学研究能力。回到教学岗位后,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深入研读课程标准、了解学生认知结构。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行动研究”中,采取激发内部、外部动机多种教学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教学成绩也有了提高。
当看到学生由“抵触”到“喜欢”时,似乎找到了“答案”。教学不是“生搬硬套”,更不“填鸭式”灌输。教学是以“学生”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背景,依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学生小一(化名),背诵和听写常常不及格。在和小一聊天时得知,小时候父亲意外去世。家庭的变故改变了小一,从那时起他不再背书,慢慢地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听着小一痛苦的成长经历,作为教师的我第一次感到无奈和无助。怎样才能帮助小一呢?依据小一的学情,布置少量的背诵作业,每次完成背诵时,会及时的鼓励。然后,逐渐增加背诵量。一段时间努力后,小一听写成绩提高了,上课也能主动回答问题。小一,由学习无助,慢慢呈现对学习的兴趣。
我所在中学属于普通高中,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班级中“后进生”学习兴趣低。怎样提升“后进生”学习兴趣?“小一”的转变,让我意识到,家庭环境关系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学习态度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在了解孩子家庭、学习经历中,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体验,进而促进主动学习。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成长。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爱”的视角,看待每一位孩子,用关爱去帮助孩子成长。看看孩子们点滴的进步,幸福感悠然而生。在这样的成长中,慢慢懂得,唯有“爱”学生,才能“做”好教师。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成绩和自身的学习动机高低程度有着直接关系。学习动机水平高的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相反,学习动机水平低的学生,学习表现的比较被动,甚至不爱学习。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行动研究”的实践研究时,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渐渐由“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学生的活动”。那时开始思考如何去帮助孩子发展,但只是从当下出发,缺少学业的规划。正因为如此,虽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效果并不明显。
近几年的教学中,尝试用“研究”视角,去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读书学习,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有付出,就有收获。学习和研究很好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得到很好改善。在这个过程中,觉察发现,“青涩”教师,正在慢慢成长。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成为新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
03愿景。
2020年,一次偶然的学习接触到“生涯教育”。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在对“生涯”学习中,我的认知被一次次被改变,对教育也产生了新的认知。“师也,传到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如何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从“成为什么样的人”来看。这时,不仅关注学生过往经历,还要探索学生未来发展。
新高考改革,实施“3+1+2”模式。高一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学生的选科关系着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如何引导学生完成选科?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梦想,践行梦想,这些成为教师新的挑战。
学生小玉(化名),性格开朗,但学习基础较差,缺少自信。在沟通中,引导小玉探索兴趣时,得知喜欢摄影,以“摄影师”为梦想。小玉谈着自己的“梦想”时,眼中光芒四射。如何提升小玉的自信?如何让自信去照亮“梦想”呢?首先引导确定目标,然后提高“英语”优势学科成绩,以提升总成绩。经过努力付出,在月考中,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收获成就的小玉,变得自信,让“摄影梦”变得更加坚定。小玉的转变,让我意识到,利用“梦想”引导学生,确定适宜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成就,同时增加学习的动力。
新时代、新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中觉察,教学时融合“生涯知识”,能促进引导学生探知自我、建构梦想,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基于此,教学时要关注孩子们的“未来”。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涯意识”,引导孩子发现的优势,探知兴趣、性格和能力,努力帮助建构梦想。 在梦想的指引下,孩子们学习有目标,更有动力。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重要的角色。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呢?2016年,国家教育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小组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通俗的理解,即努力培养“有知识、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的青年。祖国百年,血雨腥风、砥砺前行,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梦。广大青年,正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不可缺少的。青年的梦想,正如娟娟溪流,终究汇集为新的梦想,让社会发生新的变化。
在新的时代中,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夯实的专业素养,更要有教育报国的恒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八一学校与教师座谈时提出,“教师要组学生锤炼品质的引路人,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四个引路人”给教师新的定位,成为努力的方向。如何真正做到“四个引路人”,需要不断学习、研究教学。正如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所说:“把精力放到教学上”,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课堂是教学“阵地”,要不断提升自己。
在当下,我有了新的梦想,梦想着用“生涯智慧”帮助更多孩子的成长,引领孩子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梦想”,并通过努力践行自己的“梦想”。从教十八年,不知不觉中,自己的梦想在悄然的成长着。从成为“会讲课”的老师,慢慢成长成为“能助人”老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有引导建构梦想,而且还有让孩子们的“梦想”生根发芽。
时间流逝,容颜易改,但对教育的热爱依旧。“长大要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引领着我不断前行。追梦路上,有艰辛,有幸福;曾经的质疑和退缩,已变为成长的“助推剂”。此时,“教师”已超越了梦想,她嫣然以融入了我的血液,成为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如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所说“一辈子耕耘,一辈子学做老师”。学做教师,学做教育成为我为人之人的意义,成为新的追求和梦想,也让我更加笃定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