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甲对乙说::“我们家什么年货也没买,就剩下一头猪和一头驴,你说我是先杀猪呢,还是先杀驴呢?”
乙回答道:“先杀驴。”
甲说:“嗯,猪也是这么想的。”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也经常遇到类似的话?它们看似很有道理,实则荒谬不已,但你又很难说清他们到底有什么问题,想要辩驳,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上面的对话看似是个笑话,但如果用逻辑语分析,实际上它是一种无效论证。
逻辑学在现实生活中,是一门被低估了的学科,许多人觉得自己精通推理,很少有人去主动学习这门学科。
实际上,逻辑学的重要性远超人们的想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编制的学科分类中列出了七大基础学科,其中逻辑学位列第二。201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每年的1月14日定为世界逻辑日。
我们无论是与人沟通交往,还是阅读写作,都离不开语言,同样地,也都离不开逻辑语。
《逻辑学的语言》就是一本帮助我们更好掌握逻辑语的著作。
作者李万中是“认真想”公众号的主笔,擅长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发与讲授,著有《思维的利剑》,他长期致力于逻辑学的科普、研究与教学。同时,他也是知乎心理学、哲学领域的优秀答主。
通过学习逻辑语,我们就能搞清楚有些知识是不是真正的知识,判断它们是否符合逻辑,判断别人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别人传递的信息靠不靠谱,他人给的建议值不值得采纳。
如果你懂逻辑语,你就能知道究竟应该相信什么,不应该相信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作者将逻辑语总结为三大部分:日常逻辑语、古典逻辑语和现代逻辑语。
日常逻辑语,顾名思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逻辑语言,它属于非形式逻辑。
比如,周瑜曾设法陷害刘备,那么,周瑜就不是好人。因此,周瑜是坏人。
在这个论证中,有一个叫作虚假两难选择或“非黑即白”的逻辑谬误。
逻辑谬误是非形式逻辑重点研究的一个领域,常见的逻辑谬误有:非黑即白,以偏概全,混淆因果、诉诸权威等等。
如何分析这些逻辑谬误呢?用论证。
论证是给出一些理由和证据来支持某个结论的过程,它的目标是让人们更愿意相信某个结论,这就是日常逻辑语能教会我们的。
古典逻辑语探究的是范畴之间的关系,它在日常生活中也较为实用。
学习古典逻辑语,就像学习英语中的中翻英一样,把日常生活中的语句翻译成古典逻辑中更严谨的语句,这样我们在与人交流时才不容易引起误解,精确理解别人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
现代逻辑语继承并超越了古典逻辑,它能做到古典逻辑语做不到的事情,主要帮助我们识别句子的真实条件,知道一句话在什么情况下算正确,在什么情况下算谬误。
那么,如何高效习得逻辑语呢?
在逻辑语的学习中,有一个分析和评价论证的好工具:“论证格式”。它包含以下要素:序号、括号、命题的来源、命题的类型、隐含的理由。
认证格式就是通过一定的步骤,进行论证分析,最后按照严谨的格式将其论证过程写出来,论证分析就完成了。
用论证格式进行论证分析是日常逻辑语中最基础的论证方法。
大家记得那个经典的三段论吧?它是古典逻辑中常用的论证方式。
大前提:人都是要死的。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也是要死的。
在大、小前提中都出现过,结论中没出现的“人”在逻辑中被称为中词,“苏格拉底”是结论中的主词,“死”是结论中的谓词。
再来看一个认知科学历史上著名的“玫瑰三段论”:
大前提1: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水。
小前提2:玫瑰需要水。
结论:因此,玫瑰是生物。
很多人会认为“玫瑰是生物”这个结论是对的,事实上这个结论确实是对的,不过其推理过程是完全错误的。
这个玫瑰三段论与苏格拉底三段论是不是很像?但后者无论是推理过程还是结果都是正确的,而前者虽然结论正确,但过程却错了。
很多心灵鸡汤写手也在用同样的技巧忽悠人,用结论看似正确但推理过程错误的论证来影响你。
那么玫瑰三段论的推理过程错在哪里呢?
通过比较,在玫瑰三段论中,小前提使用的谓词应该是大前提中主词“生物”,而不是“水”,所以正确的推论是这样的:
大前提1: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水。
小前提2:玫瑰是生物。
结论:因此,玫瑰需要水。
这样,无论是推理过程还是结论都无疑是正确的了。
在日常生活中,三段论无处不在。我们只要掌握了三段论,消化了这个古典逻辑中最实用的智慧果实,就能判断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推理是否成立。
电影《教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无论是与人沟通,还是阅读写作,想要看透其本质,就需要我们掌握逻辑语,学会论证分析、推理,培养逻辑思维,知道究竟应该相信什么,不应该相信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迎来更好的人生发展。
虽然逻辑学不能给你带来财富,但它能帮你看到更大的世界,享受更高级的智力带来的愉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