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肯定见过电视里私塾先生摇头晃脑给孩子开蒙的场景。个人觉得这个方法就是体现了重视身教的教育理念,小学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永远不应废弃这一妙法。有的方法是永不过时的。
大声朗读配合摇头晃脑的读书方法,有几大优势。
一,正确引导儿童的好动天性。天性只能引导,不可遏制。有压迫必有反抗,当下不反抗,将来也会反弹;表面不反抗,心里也会反抗。老师带领孩子读书时如果摇头晃脑,儿童肯定会注意到,无论出于嘲笑还是纯粹模仿,都能使其多动天性得到发泄和引导。有目的的令其发泄,就是引导。
二,培养孩子的韵律感。文言文和好的当代课文,肯定都是有韵律的,而韵律可以通过身体动作表现出来。摇头晃脑绝不是机械地重复一个动作,而是与课文韵律节奏合拍。所以,小学语文老师不但必须摇头晃脑,还要懂基础的声韵韵律知识。
三,锻炼机械记忆的能力。低年级的孩子以机械记忆为主,基本没啥理解记忆——一片空白,拿啥理解?教学过程最初一定是填鸭式的!摇头晃脑式朗读,能让学生在嘴巴、身体、大脑三合一的律动中牢牢记住所学课文。相比之下,单纯正坐朗读的效果肯定差很多。
四,活跃课堂气氛。
五,帮助老师进步。其实,不是老师带领学生摇头晃脑,而是孩子无意识的律动被老师学了去。婴儿都有音乐天赋,成人如果七岁前无人引导就会抑制或丧失这一天赋。古代的教书先生们肯定是见到孩子做事自然摇头晃脑才把它应用在教学里的,孔子幼年勤奋自学时肯定从这一方法中受益颇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