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民俗文化之“八大怪”

民俗文化之“八大怪”

作者: Dawn咚咚锵 | 来源:发表于2018-01-03 01:40 被阅读39次

    中文摘要: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东方古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复杂的地形、气候等因素造就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的深层记忆,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不仅是历史的延续,而且还将继续延续下去。本文试图从新疆和陕西两省各自的八大怪进行阐述,从而比较出不同省的民俗文化,并探其原因所在。

    关键词:民俗文化;新疆;陕西

    引言:民俗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代表着本土在历史传承与生活中形成的不同的一系列的非物质化的东西。不同的民俗文化之间有着不同的特点,探究两省民俗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文化的层面上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研究新疆与陕西的民俗,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主要是对于各自民俗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分析,经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特点:地域的差异性,丰富性,集体性与长期的演化性。

    正文:

    新疆八大怪:

    1.神秘湖里出妖怪,这是指喀纳斯湖区流传有湖怪出没,虽是传说,但也有一些目前科学上无法解释的离奇的事件发生。

    2.男人爱把花帽戴,在新疆,维吾尔族男人喜欢戴一顶绣花帽,有人打趣说“没有新疆人不敢戴的帽子。”生活中这些维吾尔族男人更偏爱绿色的帽子,它象征着和平、希望与生命。

    3.骆驼比车跑得快。这是因为新疆多沙漠丘陵地带,方圆几百里没有人烟,骆驼是沙漠里最好的交通工具,还能辨别方向。

    4.春夏秋冬一天来,新疆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故有“早穿棉衣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说法,虽带夸张,但也说明当地日温差大。

    5.鞭子底下谈恋爱。“姑娘追”是哈萨克族青年人的一种马上游戏,是青年男女间互表爱恋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回程时男孩扬鞭飞奔,女孩奋力追赶并打男孩,如果女孩对这个被追赶的男孩有意思就会手下留情,男孩绝不能还手。

    6.风吹石头砸脑袋。这是说新疆的风特别大,尤其是地处风口的小草湖30里风区,最大风力可达12级,不过人们也利用这个把动能转化为电能,进行风力发电。

    7.条条井水连起来。坎儿井工程始于西汉,是一种地下水利灌溉工程,非常宏伟,约1700多条,这种工程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还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被维吾尔族人称为坎儿孜。

    8.鬼哭狼嚎谁作怪?主要说的是乌尔禾地区,每到夜晚,这里狂风呼啸,飞沙走石,还会发出怪异凄厉的声音,被当地人称为“魔鬼城”。

    陕西八大怪:

    1.房子半边盖。关中农村的房子,就像是从中间一刀切开,为“人”字的一半,这主要是欣慰“穷”,再加上气候干旱少雨,下雨时刚好可以顺着房檐流下来,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这种“半边式”建筑在国内其他地方较少见。

    2.手帕头上戴。关中的中老年妇女都喜欢头上顶个大手帕。手帕前边两只角打成两个“结儿”用发夹别住。这是为了防止太阳直射头顶,同时也可以防尘。

    3. 碗盆难分开。陕西人吃饭喜欢用大碗,最大的碗口直径将近1尺,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脸盆还大,所以难以区分。尤其在农村用的更普遍,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累,所以吃饭也多,用这种老碗就不用来回盛饭了。

    4.面条像裤带。关中有一种特别宽的面,人称“裤带面”,有的师傅做得又宽又长,一根面条有时足够一顿饭,而且特别有劲道。还有一种面也十分有特色,叫“biang biang面”。

    5.锅盔赛锅盖。关中人家里都会做,是一种像锅盖的大饼,吃时要切成一瓣一瓣的,可吃好几天,而且不变味不变质。传说是为了祭奠补天的女娲而做。

    6.油泼辣子一道菜。关中人吃饭必备,不论是拌面,吃馍,都少不了它。此处的辣子不是辣椒,而是磨成粉,再泼上一层油,嘹咋咧!当你家没做饭时,夹几个馍,绝对管饱。

    7.唱戏吼起来。戏指“秦腔”,共有“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扯开嗓子大声吼,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在吵架。当地人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秦腔,听起来过瘾,舒服。

    8.  板凳不坐蹲起来。关中人吃饭都不爱坐凳子,喜欢蹲着,而且会蹲在大门口,跟邻里唠唠家常,谝谝闲传,加上冬天寒冷,人们就爱“晒暖暖”。其实,这是人们劳累后休息的一种习惯。

    无论是新疆还是陕西,其“八大怪”都有各自的特点。从其差异性来说,新疆与陕西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文化差异都不同,有着不同的文化习惯、风俗,新疆少数民族比较多,还说少数民族语言,用少数民族的文字,甚至有一些禁忌,这更加突出的体现了两省的差异性。从丰富性来说,因为民族、地域、生活方式、环境等的不同,就造成了文化、时间、空间上的差异性。从集体性来说,陕西和新疆之间的比较并不是个人与个人的差异,而是省与省间,如:新疆的“大杂居小聚居”,就体现了集体性。最后,从演化性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俗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它并非一成不变,完全保留,而是适应着时代与人类的需要,同一民俗文化也有可能渐渐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更别说两个省之间了。

    民俗文化,不管是哪个省,哪个国家,都是世界文化之瑰宝,都应该继承发扬,还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民俗文化之“八大怪”

    (太多了,不想打字了)

    还要早起上课,呼,晚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俗文化之“八大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mc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