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如果了解“刍狗”的含义,就会发现:人与刍狗何其相似;圣人与普通人的人性;上古流行圣人,中古近古流行名士与风流才子。近现代流行垂直领域明星与未来的“去明星化”发展;每个人认清自己,做自己。
正文: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
刍(chu)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们重视的祭品,但用过以后即被丢弃。比喻贵贱一体的特别事物,后人则多以比喻微贱无用的事物。
我之前没有仔细研究与深入思考过,我许多年都简单理解为:(如果)圣人不仁,就会以百姓为刍狗。我自动在这句话前面加了一个“如果”。因为在我的学习印象中,我所认为的圣人都是仁德的。有仁爱之心,也有道德的。
其他一般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那些所谓的圣人都是不仁道的,他们把平民百姓当做刍狗(微贱无用的事物)。
古代贤人对道德经的注解理解是:天地都是自然而然的,让万物自相遵照自然规律而治理,不刻意地去施加外力干扰,这叫“不仁”。
但是我现在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忽略了“刍狗”的含义
我认为:可能是大多数人忽略了“刍狗”的真正含义:“贵贱一体的特别事物”。人也是一种事物,人的好坏贵贱也无定数,可能此时贵,彼时就是贱的。
就拿人的物理层面来说:人在出生时,几乎都是同样完好的,纯净的、无邪的、健康的。但是过了三四十年以后,再看:很多人就变得满身烟味,随地吐痰,一身油腻的样子了。走到哪里都不招人待见。这与刍狗何其相似。开始人们小时候都是被人亲,被人抱的。但是到了后来变得人人都嫌弃。甚至就连自己老婆都嫌弃了。
所以说,真正的圣人不是指那些特别仁爱的与具有“世俗所认为的‘道德’”的人。而真正的圣人应该是一个接近觉悟的人或已经“觉悟”的人。是一个获得了“根本智慧”的人。而“万物平等”的意识就是一个觉悟的象征。
仁与不仁
我认为仁或不仁要看情况而定。并不是一概而论的。
也就是说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象,需要仁就仁,需要不仁就不仁才是对的。
这是出于自然,也出于人性的。圣人首先是作为人,而不是作为神或是大自然的存在。
圣人和普通人都具有人性。人性也是天道自然所造化的。
什么是人性?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正常的男性,对待美女和丑女肯定不能绝对的、完全的、真心的做到“平等”。这就是人性。
同样的,人们对待好人与坏人也不会完全平等。对待一个惹人怜爱的人,与对待一个招人厌恶的人也不可能平等。
圣人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圣人连好坏都不分,香臭都不分,没有过人之处,那谁还承认他们是圣人呢。
圣人在某方面对待好人,坏人是平等的。但他却可以自圆其说,让好人与坏人同时赞赏他的“两面派”。
因为圣人站在了一个比好人与坏人更高的层面上。是让好人与坏人同时亲近的与仰慕的。
所以寺庙里面的高僧不管是社会哪个阶层,哪个档次,哪个行业都可以一视同仁。圣人接受一切众生,众生也即接受了圣人。
现代社会,不会出“圣人”
古代是一个淳朴的纯真的时代,现代人心不古,不像古代人一样纯真了。可以说,现代人一个个都可以赶上圣人了。都能讲出一大堆的道理来。
有了网络以后,特别是有了自媒体以后。人们都可以满世界写文章讲道理了。什么人都可以写文章。矫情的人写的东西自然有众多矫情的人跟随(成为粉丝)。不矫情的人也会有众多不矫情的人关注。即便是各种“XX婊”也会有众多的粉丝,甚至可以达到超乎想象的影响力。
所以不可能有一个圣人可以适合全人类。现代人不需要圣人。现代人的种类太多,并且科技与信息发达,现代人需要的是各个不同群体种类的明星。
所以说任何的明星,实际上都是垂直领域的明星,没有一个明星是全体人类物种的明星。娱乐明星只是对娱乐感兴趣的人的明星。对娱乐不感兴趣的人,对娱乐明星根本不了解也没有兴趣。甚至嗤之以鼻。
上古纯真时代,人们需要圣人。中古与近古代,人们需要文人雅士与名士、风流才子。近现代人们需要明星。特别是垂直领域(人类不同类别的群体或圈子)的明星。
并且随着时代发展,可以预测到未来也会往“去明星化”发展。明星不再高高在上,人们更发现了明星的平凡与普通。甚至他们某些角度看,还不如普通人。
随着世界的变小,科技主导信息与沟通的迅捷。垂直领域的明星也会变得就像是自己村里某个方面比较出色的人而已。大家都一样,都是朋友,只是你擅长的和表现的比较出色,被大家认同罢了。
除此之外,近现代社会也会出“大师”,但是大师也分真大师和假的大师。所以有觉悟的人也不会喜欢自己被称为“大师”。就像女孩们已经不喜欢被称为小姐。因为“小姐”在现代已经不好听了,甚至有些“刺耳”了。
君王、士大夫,圣人与隐士
圣人这种称谓,只是古人们给一些主观或客观表现了、宣传了自己的觉悟者们的称号。表现得仁的就叫“圣人”。表现得仁并且脱俗出世的就叫“隐士”。表现得不那么“仁”的,就叫做“士大夫”。
表现得不仁并且最“成功(功成名就)”的人叫君王。当然了,君王并不一定是觉悟者。但是君王身边一定有觉悟者(士大夫)做智囊。但一个不仁的觉悟者可以是君王。
觉悟者其实是没有仁或不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
如果天命和福报足够就做君王或丞相、士大夫。如果不够就作个圣人,教育众生,如果再不够就只能做隐士了。享受清净自然,不与世争。所以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除了天命与福报,也还要看智慧与追求风格的不同。也就是个人喜好。觉悟者也是有个人的喜好与偏向的。
所以,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人生最关键是要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的“天命,福报,资质,智慧”等。然后做自己。
作者:赵散闲,(专注于个人头脑系统升级,身心灵提升与意识觉知。)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