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儿科普太枯燥?一起来看“最佳图书”,脑科学知识,也很有意思

少儿科普太枯燥?一起来看“最佳图书”,脑科学知识,也很有意思

作者: 弥小木 | 来源:发表于2021-03-15 09:55 被阅读0次

    文|弥小木

    孩子对科普知识没兴趣?只看故事书?阅读上的偏好,我家孩子也有。这也不怪孩子,故事谁都喜欢看,包括我自己。学生时代,看的几乎都是文学书。当了妈,反而会看很多的工具书、科普书等等。最大的感受是,以前文学之外的书,接触得太少,也太晚。阅读如此有趣、美好,如果仅限于某一种类型,太可惜。

    阅读也需要多样化,著名学者张中行,谈到阅读也要培养“眼力”。然而“眼力”的培养,却并不容易,需要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

    翻阅过大量的书籍,才有可能具备选书的能力。在了解世界的阶段,孩子要看怎样的童书?也许书中的某一个并不正确的观点,会长时间影响孩子的认知。

    记得分享《我们的感觉》这本童书时,有家长提到自己曾拿一张错误的图片,“科学”地给孩子普及知识。可惜很久之后,才发现自己看的那本书,对那一部分的内容讲解,是错的。改变有偏差的认知,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孩子还小的时候,或许有老师推荐,有家长帮忙选合适的书籍。然而成长的过程中,面对浩瀚的书籍,孩子终究要自己学会选书,选好书。阅读不同的书籍,阅读足够好的书籍,锻炼阅读的“眼力”。

    知识量大的孩子,阅读范围大都是比较广的。孩子不喜欢科普,或许是没看到喜欢的。故事类的书,不用我多说,我家老大日常自主阅读的,全是故事类。因而,在科普书籍的选择上,我会找一些有趣的,放书架上。遇见吸引人的,孩子也会主动翻阅。

    最近入的《到里面来》,翻开就放不下,是一本讲科普的宝藏书。《到里面来》,获得葡萄牙国家阅读计划推荐图书,被葡萄牙《快报》评选为2017最佳图书。

    《到里面来》其中一位的文字作者,玛利亚·曼努埃尔·佩德罗萨,既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家长。因为儿子在7岁时得了神经疾病,玛利亚·曼努埃尔·佩德罗萨开始关注大脑的相关知识。《到里面来》,带有玛利亚·曼努埃尔·佩德罗萨对儿子深深的爱。

    《到里面来》的另一位文字作者,是葡萄牙专攻绘本领域,并且获得童书作家奖的伊莎贝尔·米尼奥丝·马丁斯。她出这本书,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探索自我。

    《到里面来》的插画,则由获得葡萄牙国家插画奖的玛德莲娜·玛多索所画。最打动我的,是《到里面来》这本书里的插画,如果阅读过,或许也会被里面的图片所吸引。

    《到里面来》的知识是严谨的。审校作者,是专业的,不是神经科学博士,就是神经科医生、神经心理学博士后研究员、脑科学研究员、博物馆馆长……

    能获得葡萄牙国家阅读计划推荐图书,《到里面来》在内容是有保证的。阅读过,更是会被打动。《到里面来》不仅吸引孩子,也能让大人看得入迷。能让不同年龄都爱的童书,是难得的。

    童书阅读的多样化

    阅读的偏食,有时候会限制一个人看世界的方式。比如在大多描写的故事中,对漂亮女性往往会有偏见。带着这一认知,我家老大遇见漂亮的女性,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为了打破她的刻板印象,我会找不同的书籍,让她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以为的现象。

    阅读,怎样算会阅读?在《阅读手册》中,提到真正“会读”,需要具备的能力。

    会阅读新内容读物

    会阅读多种文本符号

    会阅读多种文体、风格

    会阅读,不局限于会读故事书,也会看各种风格的书籍。了解不同文风,练习真正会阅读的能力,其中也包括科普书籍。一本书最开始吸引人的,首先是图片。《到里面来》从封面开始,已经别具一格。

    《到里面来》讲解科普、脑知识的内容,通俗易懂。配上的插图,看了让人忍不住感叹“真贴切”。

    孩子对科普书籍不感兴趣,或许是没有遇到好看的书籍。《到里面来》,了解新知,体验不同的阅读感受。让有趣的童书,带来更美妙的阅读体验。

    一起来玩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发展的引擎之一。——《到里面来》

    人工智能的时代,机器缺的是人类独有的创造力。《到里面来》中,有一章内容是讲“创造力”,创造力主要有四阶段。

    准备

    孵化

    灵感

    实现

    之前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最后的实现。一个人的创造力,是固定的吗?不是,日常中练习越多,会越有创造力

    孩子们的创造力,超乎我们的想象,但如果不鼓励、保护,创造力或许会慢慢远离。发散思维,是创造力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多多让孩子思考不同的思考方法,是能锻炼发散思维的。这一点,《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中,也分享过同样的观点。

    讲到发散思维,想起我家老二。从一开始的被动,到后来的主动思考。

    有次在路上,看到路边树上挂着一个呼啦圈,孩子说肯定是拿不下来的。我提议,或许可以架一个梯子。孩子接着又说,树那么高,哪有那么高的梯子。举了消防车的梯子,孩子想想,觉得也是可以的。有趣的是,后面的谈话变成,要是呼啦圈拿下来,放家中的哪里呢?

    看起来是对呼啦圈的讨论,实际上,是和孩子聊:遇到一件事,先不忙着说“不可能”,想想看,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可以解决。思考不同的方法,是锻炼发散思维的一种途径。

    后来在家里,老二站门口,门被风吹关,孩子被关在了门外。事后,和孩子讨论,下次要是开门,怎样才能让门不被风吹关?我提议,或许可以搬个小凳子,挡住门。孩子想了想,觉得拿一只拖鞋放门口,也是可以让门不被吹关闭。后来,先出门的他,就会拿一只拖鞋放那,发现真的可以,他很高兴。

    有一天,老二忽然对我说“妈妈,我现在有很多方法,我能自己解决很多事。”从树上的呼啦圈,到门,再到生活中的其他小事,主动思考不同的思路,一点点去积攒经验与思考的过程。让习惯说“不可能”的孩子,慢慢变得积极思考。

    每一个小小的事情中,都藏有讨论的价值。多和孩子聊,有什么不一样的思路,是练习发散思维的好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突发奇想,常常会给作为大人的我,带来不同的视角。

    创造力离我们很远吗?也许,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到里面来》讲科学,讲知识,看插图,也能体会到《到里面来》的创造力。看过《到里面来》的文字,再看插图,会被深深折服,居然可以用这样的图片来表达。

    视觉的盛宴

    原本给孩子入的《到里面来》,到最后,我越看越入迷,除了简练的文字,更被里面的图片深深吸引。

    最近对视觉笔记着了迷,看到小伙伴发的读书卡片,特别吸引人。与其一直羡慕别人,不如自己练就这样的能力。请教后得知,想要画出那样的读书卡片,图文转译的能力,是需要具备的。

    图文转译,看到《到里面来》,有被惊喜到。里面的文字插图,就是图文转译最好的诠释。学习一项技能,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入手,模仿是不可缺少的阶段。《到里面来》对于“图文转译”的展示,就是很好的老师啊。《到里面来》的插画作者玛德莲娜·玛多索,可是获得过葡萄牙国家插画奖。和文字一样,看名家的图片,也是一种享受。

    对于手残党来说,《到里面来》不仅仅有创意上的点拨,更是入门的好帮手。对照着其中的一幅,临摹的图片。自己平时画的,孩子直呼丑,这一幅,乍看下,孩子觉得真是好看。

    《到里面来》里的图片,用简单的线条与图案,精准地表达文字的内容。看《到里面来》的图片,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到里面来》,将科普的内容,讲解得简单,配合充满创意的图片,体会科普知识也很有趣。孩子们阅读怎样的童书?《到里面来》这样专业又有趣的。

    我是@弥小木,偶尔追剧,时时阅读,家有两娃,分享点滴,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儿科普太枯燥?一起来看“最佳图书”,脑科学知识,也很有意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nh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