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全才”,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还是豪放派诗人。
东坡居士虽被贬来贬去,但他还仍然守着本心,而且幸好在他年轻的时候就表示了他想去隐居。不然之后的生活会让他抓狂。所以他写出了《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诗是能够代表他一生姿态的诗篇。
1065年苏轼又跑到首都开封,不久,他的父亲去世,爱人王弗去世,后来又被贬到了,杭州,他在那里写下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他想自己是一阵风会把官场的黑暗全部都吹走。
而苏轼也有豪情壮志的时候,他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呀!他也有儒家的把天下装在心里为国家的忧愁而烦恼,也有道家的清净无为而隐居,这就是他的矛盾之处。
他的清静无为表现在隐居在东坡的那几年。写下了不朽诗篇《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那时,好像是别人见了他写的这首诗,都以为他死了,死在了海上,还惊动了官府之后,发现了苏轼睡在自己的家中,好好的,原来是虚惊一场,也可以说那个时候不是死了,而是,诞生出了一个新的东坡居士,我也比较喜欢那个时期的苏东坡。
1101年5月,苏东坡66岁了,但他此时并不知道只剩下了三个月的时光,就算他知道了也不会太在乎。从他的《自题金山画像》上可以看出来问如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就这样安详走了。哪有什么功业只有无穷无尽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呀!
苏轼一生都在流离之中,旷达,就是苏轼平生的写照,一蓑烟雨任平生,就是苏轼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