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单纯”的女博士

“单纯”的女博士

作者: wisdom静水 | 来源:发表于2020-11-20 16:46 被阅读0次
怯懦
父母的职责不是去评价孩子,而是鼓励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

台上,一位姑娘缓缓走来,深色连衣裙,高跟鞋,脚下的步伐小心翼翼,好似担心哪一脚会踩不踏实似的,脸上带着腼腆的微笑,眼神里透着紧张和不安。

才32岁的年纪,却从她身上读不出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就那么拘谨地站定,她用整个肢体诠释了什么叫“木讷”。

伴着她的出场,是主持人对她的个人资料介绍:中科院心理学博士在读;本科双学位——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士,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双学位——美国杜克大学经济系硕士,南加州大学心理学硕士;乔治华盛顿大学数学研究生。会说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我不禁在心里暗自赞叹,这不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吗?!本科双学位,硕士双学位,博士在读,而且跨了四个专业。

我不禁对这个羞涩的女子产生了无限好奇。她开始自我介绍,说话节奏比较慢,脸上漾着淡淡的又略带尴尬的微笑,以掩盖站在台上的紧张和慌乱,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的地面,说出的每个句子都很简短,语气是微弱的、胆怯的。

她台上怯弱的样子与主持人口中满是光环的学历形成了鲜明地对此。她说话的逻辑也比较混乱,完全不是一个博士生该有的样子。更让我大跌眼镜是她的求职意向,一个学习了那么多年专业,攻读了如此多学位的人,求职意向竟然是销售。

一问一答中,真相慢慢展开,虽然只是窥豹一斑,但我隐约感觉到了家庭教育在她身上留下的斑斑点点。

她坦言,自己最擅长的并不是自己最想做的。她擅长数据分析,也做了两年的数据分析,期间换了四份工作。但她不喜欢整天面对着电脑、不能与人沟通的工作,这使她感到压抑,感到孤独。

学心理学是因为自己在人际关系上经受着巨大挫折,周围人评价跟她聊天比较费劲,修心理学是想克服自己人际交往上的弱点。面试销售行业,做一份与众人打交道的工作,就是希望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所提升。

她的才艺展示是古筝,沉浸在音乐中,她的样子很美,从她专注投入的神态和从她指尖流出的音韵都是美的。跟之前说话的她判若两人。

最终她的求职没有成功,面对着最后的采访镜头,她说了句:我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带着一丝落寞。希望此次求职,她能有所得。

一个近乎完美的履历背后却是一颗伤痕累累的心。不知道她的人生经历了什么,只能从她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可能的原因。

32岁,从未谈过恋爱,自己也曾追求过心仪的男孩,但都遭到了拒绝。莫名,感觉这个女子有些可怜,也有些悲哀。

她评价自己很自卑,不善于交朋友,因害怕被人拒绝不敢对别人提要求。经常跟人沟通过就后悔,觉得自己表现得不好,时常被自责和愧疚所缠绕。唯有能跟妈妈交流生活中的琐碎。

而可能就是她内心无比依赖的妈妈造就了她的今天。一个没有工作的强势妈妈。把人生全部希望都寄托于她。妈妈后悔送她出国留学,遗憾她学成归来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她经常挨妈妈批评,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被要求不断趋于完美,而又经常被打压、被否定的世界里。

她就这么怯生生地回答着主持人的提问,语气中有令妈妈失望的无奈,也有对自己不能满足妈妈愿望的愧疚。

甚至直到现在,她还拼命地努力,想成为妈妈眼中的“好孩子”。拿自己的短板跟别人的长板比,拼命地去补自己的短板,最后比来比去,抹杀了自己已有的价值,比没了自信,比丢了自己。

当主持人问及:你是选择毫不负重的乘风波浪,还是放下事业进入家庭?她竟然选择了后者。她的内心是那么渴望交流、渴望家庭、渴望爱。

一个孤寂、彷徨的心灵无力地游走了这么多年,她内心的痛可能也只有她自己能够懂得!

她已经长大成人,满腹学识,却单纯的像个孩子。她学习心理学,想做销售的工作,想拯救自己,但终究还是无力地败给了自己。

屏幕中她的样子那么让人心疼,让人怜爱。她依旧执着地拘泥于自己心中的那个“小孩”,拼命追逐着自己心中的完美,只为变成妈妈想要的样子。

32年,她用拼命学习的“完美”掩饰着现实中的“不完美”,她用心理上的牢笼禁锢了自己前进的脚步。

她有挣脱的冲动,却没有挣脱的能力。我多么想对她的妈妈说:请您放过您的孩子!

身为家长,我们应该把孩子培养成这样的人:坚定地根植于自身,明确自己的内在价值,能够真诚地表达自己,并与自我保持着稳固的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单纯”的女博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tj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