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
《论语》共二十篇,每篇取首句二三字为题。
01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02注解
1.子:有三种说法:古时男子的尊称;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一;对开宗学者的尊称,如老子、庄子。
《论语》中“子”单独出现,一般指孔子。另有有子(有若,字子有)、曾子(曾参,字子舆)出现较多,闵子(即闵子骞。《先进篇》11.13)和冉子(《雍也篇》6.4;《子路篇》13.14)零星出现。(相传《论语》为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编纂,从“子”的使用上,是否可以推断编纂队伍里有子和曾子的门人多一些呢?)
2.學:觉悟也(《说文》)。朱注(即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后略):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欲知,则学,后学从先学,先学即先觉,先觉即先知。
一说“学”为“诵读练习”,不妥。诵读练习是“学”的一种途径,并非“学”的全部,除此之外,“学”还有其他方式和途径。
3.时:一曰年岁,按照不同的学习不同的项目,类似具体的幼小中学;二曰季节,春夏学礼乐弦歌,秋冬学书礼射猎;三曰晨夕,从早到晚,依次进行。《国语·鲁语下》:“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这里译作“在一定的时候”或“在适当的时候”。
4.习:習,甲骨文作图片。上部是鸟的羽毛,代指翅膀,下部是一个鸟窝,本义是小鸟在鸟窝上振翅。
《说文》:习,数飞也。朱注: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
有解释为“复习”“温习”,不妥。如果“学”是指精神上的觉悟,“习”则偏向于行为上的实践演练,通过“习”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如孔子所教授的“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学生在演习中加以强化,单纯的“复习”已讲授的知识又有什么益处呢?更不用说产生开心愉悦之感,烦都要烦死。学生为什么讨厌复习?是不是可以提升一下学生的参与度和验证所学有意义的成就感呢?
再者,小鸟学飞绝非一日可以实现,需要不停的尝试和重复方有所成。小鸟见大鸟“飞”则为“学”,振翅数飞则为“习”。“习”是为了能够飞翔,习得本领,成为一只真正的鸟,不会飞的“鸟”还是鸟吗?
同样,“人”为什么要学习呢?成人也。小孩子学习我们叫“启蒙”,什么是蒙?未见世面为“蒙”。学习就是开启人的内心世界,使之得以睁眼看世界,认识世界,理解自我,这是先天的需要。从后天的角度来讲,有的人缺乏心智(“愚”),有的人无知迟钝(“蠢”),也可以通过“学”来进行改变,学习改变命运。
同时,“习”还是一种反复的行为。鸟需要“数飞”,人学习也是如此。从小到大,从早到晚,从初学到复习,不仅要循环往复,还要能“温故而知新”(《为政》2.11)。“温故”不是机械地重复,每一次尝试都应有新的体会和发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子张篇》19.5)并将每次发现的新体验反刍自身,强化为一种本能,使之久而不忘。
一个人“习”久了就成为一种“习惯”,大家共同的习惯就成为整个社会的“习俗”。
5.说:同悦。古文假借“説”代替“悦”,表示因祈求兑现而深感愉快满足,倾向于一种内心的愉悦感。
6.朋: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一说指“弟子”。《史记·孔子世家》说“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遠方”。这里译作“志同道合的人”。
7.乐:快乐。和“悦”相比,“乐”主要指外在的表现。
8.人不知:知,了解,知道。
9.愠:怨恨。
10.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有两种解释,“有德者”和“有官位的”,这里应为有德者。
03心得
1.无“学”则无以“习”,无“习”则“学”不久
人非生而知之者,须学也,学习是成人的法门;学习从功利(现实)层面上讲,是人们获得生产生活资料和社会地位(最优)的一种方式,从精神上讲,学习是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途径。
一个人可以不读书,但不能不学习。“学”偏向他者,是从他者(人、书、自然)那里获得讯息,“习”偏向个人,是将在他者身上所学的东西,通过实践,转化自身的一种能力。
学贵有恒。鸟数飞非一日之功,人学习也非一日一时之事,更不能局限于学校之中,局限于书本之内。学习应成为一个人终生的追求,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如何维持这种激情呢?关键在“习”上。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甚至到今天也没有完全脱离农业时代的本色,那就是——务实,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读书人讲经世致用,“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是读书人的追求。读书人包括孔圣人为什么想要做官出仕?就是希望把个人的所学运用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快乐的吗?
无“学”则无以“习”,无“习”则“学”不久。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更要提供机会,设置场景,当学生能够体会到“习”的快乐时,才会更加明白“学”的意义和价值。
2.独学则无友,孤陋而寡闻
人是群居动物,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需要朋友,什么是朋友?志同道合者就是朋友。只要志同道合,“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篇》12.5),反之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篇》15.40)。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切磋学问,把酒言欢,自然是人间乐事。“酒逢知己千杯少”,喝酒如此,做学问也是这样。新网师招生简章上说“寻找相同尺码的人”,什么是相同尺码的人?我认为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朋友不仅是沟通外部世界的桥梁,增长见闻的帮手,好的朋友还是自己前行路上的标尺,“见贤思齐”,照镜自观,取长补短,完善自身。
3.人贵则知“己”,自知则不辱。
人不知,不知什么?原文没有说,可能是不知道“我”的学说,也可能是具体的某一句话。对“人不知”的态度如何,取决于个人的修养如何。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篇》14.24)君子学习主要在于完善自身,追求的是一种自我的精神愉悦和与志同道合者畅谈的欢乐;小人学习则是为了卖弄和炫耀自己,将学习视作“禽犊”一般,当做取悦他人的工具。(《荀子·劝学》: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所以尹氏曰:“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君子在遇到别人不了解自己、误会自己时,不应该去怨恨他人,而应“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孟子·公孙丑上》),躬身自省:自己是不是了解自己?自己是不是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自己是不是了解他人?所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篇》1.16)
在自己受到质疑时,更要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自己的能力不足?人不能希求别人都可以了解自己,“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篇》15.19)事实上,就算是自己也很难可以完全搞清楚自己,更何况他人。
当别人误会、质疑自己时,反求诸己不是一种谦虚,而是必须。因为当我们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之后,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自己的路越来越窄,直到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在日常生活中,“人不知,而不愠”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更应成为一条处事原则,多体量、理解他人,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事情可能就会发生转机。
当然,对孔子来说,当圣人的学说已入化境,常人所不能测度,“知我者其天乎”(《宪问篇》14.35)时,“人不知,而不愠”也可能已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