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准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竟有些不知如何下笔。不是不知道自己会写些什么,而是心潮涌动如广陵江水拍岸,汹涌久久不能平复。
熟悉题目的读者自然而然会想到一本书:《雪中悍刀行》。这本书可能确如我的舞文弄墨一般,难登大雅之堂。但写读书人,写如何才称得上是一个读书人,在我读过的书里,无出其右。
而读书人,从来都离不开庙堂。
《雪中悍刀行》中的黄龙士,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读书人。他也叫黄三甲,因为“春秋十三甲”他独占其三;他也被唾骂成“春秋三大魔头”之一,游说九国,挑起春秋国战。暂且不去说书中春秋,来看史上春秋。
自东周失鹿,礼崩乐坏,拉开了春秋战国诸侯乱战茫茫五百年分裂乱世。诸子百家争鸣,儒、道、法、兵、墨等大家流派纷繁叠出。孔子、老子、韩非子、孙子、墨子等先贤往圣以天下安定,百姓安康为己任,周游列国,合纵连横,变法革新。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无不想强大,无不想以一国之力一统四海,可为何最终竟是谁也没有想到的“蛮夷戎秦”开五百年未有之新朝,横扫六合,气吞天下?你可以说是因为川中丰饶;你可以说是因为商鞅变法;你也可以说是因为带甲百万、虎狼之师⋯⋯但我想问的是:为什么秦国之崛起不是因为被后世学子奉为圭臬的“儒学”?
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初创宗旨一直便是“克己复礼”,意图恢复东西二周时期的森严等级与“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化,孔子一直梦想着恢复他“心向往之”的“周礼”。“周礼”的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确实是一派国泰民安,福泽万世的繁华景象,但这也是为什么儒学没有被最终问鼎中原的大秦王朝用作废旧图强的思想的原因所在:儒学想要谱写的盛世长歌,只有在盛世已然成就的基础上,儒学才能作为锦上添花的文化诉求,立德、立功、立言;明典范、严尊卑、正仪行。而在那个绝大多数的人只想活着,只能够温饱,连过上三五个春夏秋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都是一种奢求的年景,如何能让人“空乏其身”而满口仁义道德?如何能让人在拜相封侯、扶龙之功面前想着周王正统,大逆不道?
春秋战国本就是人命如草芥的岁月。四大名将 “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白起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卒;王翦御六十万兵甲一战而伐楚;廉颇攻取阳晋、败围燕都;李牧破击十万匈奴、肥之战大挫强秦。哪一处城池关隘不是尸山血海里拼杀出来的?哪一场旷日持久的国战不是严律重法下煎熬下来的?难道你要和刀俎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难道你不言“犯我疆土者,虽远必诛”?
江山打下了固然不易,把江山坐稳,坐住了则更为不凡。建国以兵戈百万,守国以书笔千万。这不是讽刺,是历朝历代血淋森森白骨的事实与教训。书笔千万,谁来读书?谁来执笔?还是要回到那个几千年来都绕不过去的身份:读书人。
也许是读书人的“不幸”:春秋战国之后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不喜儒学,不善儒生,更是亲手做下了“焚书坑儒”这一被后世儒学大家“诟病千年”的暴虐之举。但依我看来:“焚书”也许确有不妥,但“坑儒”并无大错。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乱禁。” 并非虚言尔。
你看“焚书坑儒”后儒学自此断绝了吗?
你看那些读过的书,讲过的道义就此消失了吗?
图 | 电视剧《庆余年》但你再想:读书人真的只需要读“儒书”吗?
所以如果你要问我是什么屈服了读书人本不该弯下的风骨,我不会说是“焚书坑儒”,我会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存天理,灭人欲”;是“三纲五常”;是“八股文”。这些教义,让读书人不再知道自己读过的“四书五经”、”礼义廉耻”到底是什么,只知道自己寒窗苦读十年,数十年所换取的功名,就理当变为利禄。在他们眼中,这个世界在他们需要“独善其身”的时候非黑即白,在他们需要“兼济天下”的时候满目灰蒙!
图 |《雪中悍刀行》第两百七十四章 守岁黄龙士说以后的世道皆是翻书人,再没有了读书人,终于不是那个“事后黄三甲”了。春风翻过页页书,翻过也就过去了,一丝不留,一点不剩。是幸事,也是莫大悲哀。
我想几乎每一个读书人蒙学方醒,初拾圣贤之道时,都有一个慷而慨之的梦想:生当学仲尼。但这百年千载中,像了多少个呢?唯有阳明公独身成圣。
我想几乎每一个读书人进士及第,走马京城观花时,都有一个深埋心底的理想:死当谥文正。但这千载百年来,出了多少个呢?区区二十六人耳。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黄龙士愿意死在当下,不愿意去看看那个很有意思的世道。
图 |《雪中悍刀行》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动静,除夕(中)黄龙士,是春秋三甲;是“春秋三大魔头”之一;也是春秋以来,离阳以后,“文有第一”的读书人。
读书人都学孔夫子。学孔夫子学什么?只诵他的《六经》?只念他的《论语》?不足矣。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看到的是流离失所,看到的是国破家亡;所想到的是:“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所做的是不屈威武、不移贫贱。
不说平俗学子,但就历朝历代的太学生,国子监生,有多少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几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仁、义、礼、智、信”都学到狗身上去了?
《雪中悍刀行》里有一段话耐人寻味:
-当文人,有没有风骨很重要。
-当文臣,有没有风骨,远没有读书人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
我不认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