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成了父母,出于无意识的恐惧,也拼命把“正确”灌输给孩子,生怕因为自己管教不当而让孩子不够优秀。这其实并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我们无意识的轮回。
下午,带着弟弟去学琴。
弟弟:“为什么哥哥和爸爸在家看电视?而我要去学琴。”
我:“我们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
弟弟:“我也想选择看电视。为什么你要带着我学琴?”
我没急着回答,因为没想到合适的答案,“学琴是为你好”“学琴不能半途而废”,这样的答案是处于我的角度考虑的,而孩子是被动的。
于是,我说;“现在你不开心就可以弹钢琴,当钢琴声响起时,你的烦恼也没了。”
他没说话,我知道他认同了。
当初,让弟弟学琴是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学着学着就发现,我的梦想也没那么重要,弟弟开心就好,所以我很少逼着他弹琴。
我觉得,兴趣一定是发至内心的喜欢,而不是耗尽能量去做着喜欢的事。孩子小,但他们也有思想。共情很重要,当你感受到孩子苦时,减弱你的控制欲,不要再固执的掌控“他的生活”。
做正确的事,更要正确的做事。如果,让我在选一次,我还是会让弟弟学琴。和他一起学,共同学习一项新的技能,真实的感知学琴的枯燥,学琴的专注。
了解孩子的需要,是做父母每时每刻需要想,需要做的事。
做更好的父母,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学习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