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观后感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观后感

作者: 林卓仪 | 来源:发表于2021-10-04 15:01 被阅读0次

    这是一部将近两个小时半的纪录片,共有3集。在不可错过的纪录片榜单之首,但是两小时半,对于忙碌,疲惫的很多人而言,是个难以拥有的时间。就连我这个较为清闲的大一新生,也断断续续看了三天,才看完。为了不让没有时间观看的人们错过这个可能改变余生,大幅度提高幸福指数的纪录片,我想以文字形式,简要概括,提取其中的精华部分。

    以下斜体部分,选自纪录片原话,是我认为重要的关键词。剩余部分是我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计划报废,故意损坏,改变颜色,从人为的计划淘汰,“行业公开的秘密”,消费者主动产生消费心理,主动拥有淘汰概念, 遗忘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只为华而不实的新鲜潮流而买单,有序制造不满,消费主义热潮,自由消费的权利, 自由市场理论,制造人民需要的东西,消费者至高无上,让普通人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消费主义),一次性消费主义,使用率大大降低,造成了资源浪费,潮流的生命周期是短暂的,暴动,消费热,电子产品,手机,核心魅力是不断淘汰,认为自己的东西过时,没有太大区别,技术前沿,技术革新,无法长期保有原产品,商品的内置淘汰属性,消费者反击行动,电池具有磨损性,谁能够维修手机?移动设备是淘汰的巅峰,科技使得更新换代变成不可避免的现实。消费者自己做出的选择,被计划报废操控。

    第一部分,行业“公开的秘密”——计划报废,缩短商品使用寿命。从而增加销售额,扩大市场。你在使用产品的时候,有过这样的困惑吗?为什么这么快就坏了,我没怎么用,也没有用多久啊?电池怎么又坏了,这么快就掉了10度电,这是怎么回事。除去部分因技术失误而流入市场的商品,大部分商品都附有内置淘汰属性,是商家为了让我们多次消费,做出的改变。物美价廉,或许早已是成为自欺欺人的幻想。其中有一部分让我感到相当震惊,打印机的墨盒在我们生活的使用频率相当高,与此同时使用时间也很短暂。接受采访的专家指着墨盒的一个小装置,表示它类似于计时器,有规定好的打印张数,数字到达那个量,就会停止工作。但是,如果你把它旋转回去,就可以继续使用多次。当然,减少的除了使用次数,还有使用体验。现在的众多商品磨损性相当高,无法长期使用,一次性消费文化盛行,离不开这个应受到指责的因素。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案例。

    以上部分属于商家制造人为的商品淘汰,商品计划报废。可造成无节制消费的共同参与者,还有我们消费者自身做出的选择。上个世纪的一个汽车供应商,想让人们持续购买他们的商品,由此创造出了一个理念,在消费者心里种下主动消费的种子。仅仅改变车身的颜色,就能使得人们为追逐生命周期极其短暂的潮流而掏出腰包,缓解被时代,被他人丢下的恐惧。哪怕,本质上,买的东西并没有区别。如今,电子产品中的手机将他更新换代,持续消费的理念发展到了巅峰。在2021年的今天,两年换一次手机,是令人熟悉的常规操作了。技术革命,技术革新,创造更多的消费方式,创造原本不存在的东西。手机商家不断更新科技,与同行竞争赛跑,与消费者竞争赛跑。最终演变成了今日的现状。一系列对于普通消费者不需要,听不懂的科技术语,或高或低的销售价,各种营销活动,营销术语。美国黑五的时候,店铺损伤最大的就是贩卖手机的。足以见得,当代消费者对手机的迷恋与狂热。这或许需要引起反思,所谓的落伍,不符合潮流趋势,跟风,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吗?究竟是为追逐潮流,还是为了实现虚荣心,获得优越感,从而为高人一等而沾沾自喜,不可得知。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商家对消费者施力,消费者自然也会对商家施力。商家试图不择手段从中牟利,消费者也试图进行反抗。经此,有了不少手机维修者,并从中获得商机,从消费者变身商家。

    恐惧让我们消费,为情感付费,为焦虑付费,为恐惧付费,将购买欲植入人类的内心,人的原始欲望造就有意识的选择,突破潜意识的限制,对恐惧的理解,优越感,生存,危险世界的优越感,主导的是情感,贩卖抵御危险的产品,缓解恐惧的产品。做广告,营销的人员都会的以消费者焦虑为目标的体系。利用故事制造焦虑,造成恐慌,解决方案。不幸的少女,英雄,坏人。没有这款产品,你就会焦虑。心理学,人类行为动机。个体聚集在一起是为了食物和安全感,能够有所回应的是恐惧,效果不明杀菌剂,去除口臭,抗菌产品,恐惧式营销,并不需要的药品, 抗衰老,永远年轻,延缓衰老,抵御疾病,永远健康错误希望。

    第二部分,优秀的广告商与营销专家都深谙人类行为动机,高级心理学。人类是一个个具有共同特征的个体聚集在一起的集体。而个体聚集在一起是为了食物和安全感,唯一能够让个体有所回应的是恐惧。纪录片中采访了一个心理学专家,他是多家大型企业的顾问。相当多汽车商从他对恐惧的理解中获得启发,造就了一次次销售巅峰。被原始情绪驱动的人们,仍旧认为自身是精明节俭的消费者,做出了理性的选择,实着不然。这些行为仅仅是为了缓解恐惧,让人们感到好受。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恐惧原先并不存在,是商家根据对人类原始欲望的理解人为制造出来的。在原始世界里,危险无处不在,因此为了生存而存在的恐惧成为了基因中的一条序列,留存至今。原始欲望能够突破潜意识的限制,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成为我们的意识,主导我们的行为。与恐惧同时存在的,还有焦虑,成为了当代商家屡试不爽的赚钱不二法门。

    以最经典的广告为模版,介绍一下牟利模式。作为消费者的不幸的少女,作为销售产品的英雄,作为焦虑的原本并不存在的坏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不幸的少女碰到了本不存在的坏人,她需要英雄的帮助与保护解决这个坏人。没有这个英雄,她就无法解决这个坏人。因此,必须要买这款商品。不需要的杀菌产品(因为没有用),去除口臭(比起产品,更需要注意健康),延缓衰老(或许,我们都缺乏了面对自然规律的勇气?)。您或许,可以拿起您手边一些许久未使用的商品看看,当成是为了什么而购买。

    儿童消费者,授权营销,消费市场,捆绑营销,连带需求,成套购买,利用电视做广告,把儿童变成小消费者,全球流行,儿童是同我们一样的消费者,可是他们并没有消费能力?把成年人便成儿童,让成年人变成更好应付的买家,释放童心,沉迷游戏,扩张市场,增加利润,成年人与儿童之间没有交界线,购买幼稚东西的大人,并没有丢掉所有童年的东西。现在社会不一样了,我们并不是一到18岁就必须长大,成为生活的全部。相同商品中寻找快乐,渐进式转化,欲望趋同的转化。上个世纪儿童想要玩具和游戏,成年人想要让生活变得更好的工具和书籍,今天人人想要智能手机和,电子游戏。游戏产业,巨大市场,游戏机,黏性行为,捆绑销售,直接接触狂热的消费者,成就感。军事射击类游戏。植入式广告。挑战与奖励并存,排名,成就制,天生追求奖励。内在强化,精力充沛,每一次挑战并成功,分泌多巴胺,游戏化宣传,销售,粘性行为,麦当劳的大富翁。游戏化销售。庄家永远是赢家。玩耍很有趣,

    第三部分,授权营销的巨大商机,欲望趋同的消费者,不再有年龄的分界线。从上个世纪起,商家就发现了儿童身上的巨大商机。通过大量电视广告,培养消费理念,让孩子们记住消费品牌。不断试探着,越过家长,教师,政府的保护壳,直接接触儿童。尽管有试图保护儿童的组织,却也只是螳臂挡车,有心无力,只能看着资本不断向儿童伸手,成为全球流行。至于所谓要尊重儿童是同我们一样的消费者这一点,我只能说,我无法理解。

    在儿童成为消费者的全球流行背景之下,第一次授权营销,捆绑营销,连带需求,成套购买成功之后,成年人与儿童出现了渐进式转化,欲望趋同的形势。上个世纪的儿童想要玩具和游戏,成年人想要让生活变得更好的工具和书籍。如今,他们都可以在同一件商品上找到快乐。仅针对这一点来说,出现了一个议题,我们只是购买幼稚东西的大人吗?对此,出现了许多说法。其一认为,这是与童年产生联系的桥梁,购买的是回忆与甜蜜,无法轻易衡量其中的价值。其二认为,现在社会不一样了,我们并不是需要一到18岁就必须长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家发现,把成年人变成如同儿童一样的消费者,会更好对付。智能机与电子游戏,成为了走向成功的工具。玩耍很有趣,人人都愿意为玩耍付费。游戏不再是旧时代里不务正业的代名词,早已成为颇具规模,且前景无量的产业。当然,庄家是永远的赢家。通过粘性行为,对天生追求奖励的天性,内在强化的原理,挑战,成功,多巴胺的掌握。沉迷游戏,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营销人员最不想看到成年人犹豫而谨慎的态度。信贷制度,即时消费主义的推手。用现金支付产生痛感,三思而后行,购买欲望释放,购买行为和付款的紧密联系,被剥夺,现金系统,延迟痛苦,消费文化。负责的消费者,变成不负责的消费者。可以一直使用信用卡。表现得像个孩子。过度期待未来,可以一直使用,有了支付能力。不再思考,不再推迟满足,不需要赚钱。消费变得更加便捷,大家沉迷消费,转变购物方式。想要就买!

    第四部分,令人痛恨的信贷制度,被即时消费主义毁掉的责任。如今,谁能够创造更为便捷,更为迅速的消费方式,谁就是胜利者。营销人员最不想看到的是成年人犹豫而谨慎的态度。购买行为和付款之间的紧密联系,被谁成功破坏,谁就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用现金消费,是相当痛苦的一个行为,因为会产生痛感,所以消费会更为谨慎。可,当信用卡进入人们的视野,利用对未来过于乐观的态度,人们纷纷使用起信用卡,选择了所谓的及时行乐,即时购买。不再思考,不再推迟满足,仿佛也不需要赚钱了。一开始负责的成年人,走向了失控的深渊。如今,更是出现了各种贷款。各大网购app里更是有无法关闭的xx花,xx消费贷,xx额度,鼓励你进行消费。仿佛贷款的钱,不需要还,这是免费获得的钱一般。每每看到类似弹窗,与小小小版块,我都小心小心再小心,深怕不小心点进去,会发生捆绑行为,被强行贷款。

    最后,我想要分享一个古老的方法,能够在这个线上支付畅行的时代,依旧感受到现金支付痛苦,从而约束自己消费。那就是记账,当然,是线下记账。绝对,绝对不要使用线上app,不会有痛感的,就算坚持了,你也只能知道花费在哪里,并不能达到痛苦的目的。准备本子和笔,每天使用计算器,记录自己的消费。相信我,真的很痛苦,一笔一笔写下来的时候,我真的痛不欲生。到目前为止坚持一个月了,我成为了全宿舍最抠门的女人。愿,与君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节制消费的元凶》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wi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