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草公益——学习心理学x项目式学习

青草公益——学习心理学x项目式学习

作者: mengmengtrh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16:09 被阅读19次

    一、目的:

    了解并应用学习心理学主要理论和视角(比较全面地理解1-2个,大致了解其余3-4个)

    体验一次浓缩版项目式学习,对项目式学习的设计有所了解和反思

    学前资料:

    https://shimo.im/doc/KwPohW1FwUI9ekm8

    二、项目式学习三篇论文:

    1.什么是项目式学习:

    a.老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难题

    【难题主要是怎么做?问题通常是为什么?难题通常包含了问题,因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认识问题,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而在PBL中,可以用这样的问题模板:我们如何,作为_____(角色),____(完成、创造、设计、创建等),达到____(目的)?】

    fe:怎么理解学习心理学理论?

    b.学生试图挑选一个角度进行回答

    2.现象式教学:

    针对一个学习问题通过跨学科式的学习方法进行解答

    3.问题:

    在pcl项目式学习中,学生的基础资料库会不会不健全?

    而Rob认为Project Based Learning中的Project(项目)不等同于Activity(活动)。在HTH,我们设计一个项目会问三个很重要的问题,与学生有关吗?与现实环境有关吗?与学术有关吗?一个好的项目,一定是基于学习的项目,是学术丰富的项目。

    真实的爱好/兴趣(Passion)

    来自真实世界的关键问题(Question)

    真实的产品/表演(Product/Performance)

    真实的观众(Audience)

    这里,Rob分享了另一个十二年级(高三)的项目,聆听来自退伍老兵的声音。学生们采访退伍老兵的生平和他们复员回家以后的生活,完成一次口述资料的收集。同时结合学校当下正在教的《贝奥武夫》的课程。学生结合这种资料,以一种特殊的方法理解文学作品。再用从文学作品中学到的学术知识,创作诗歌或者表演汇报,观众就是他们采访的这些老兵。

    三、学习心理学理论——社会情感视觉

    1.问题: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之下,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人?培养他们怎样的态度、知识或技能?

    2.基础学习:

    a.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之第八章《教育的目的》:

    目的:是指有秩序的、安排好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秩序就是循序地完成一个过程;目的为活动方向提供指引;预见目的是一个进行观察、选择以及处理对象和调动我们自己能力的过程;对你行使的方面,不管是农业还是教育,所要求进行的观察、预测和工作安排承担责任。

    目的与意义的关系:

    活动有目的就是使得行动有意义,而不像一个自动化的机器;是有意要做些事情,并根据这个意向来认识事物的意义。

    目的和手段的辨证关系:

    每一个手段在我们没有做到以前,都是暂时的目的。每一个目的一旦达到,就变成进一步活动的手段。当它标示我们所从事的活动的未来方向时,我们称它为目的;当它标示活动的现在方向时,我们称它为手段。

    良好目的的标准:

    (1)目的确立必须实事求是,必须以已在进行的事情的研究为依据,还应考虑所处情境的各种力量和困难。

    (2)目的具有实验性,在实践检验中不断发展。

    (3)活动对象本身只是目的一方面

    目的在教育上的应用:

    良好的教育目的所应具备的几个特征:

    (1)一个教育目的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定个人的固有活动和需要(包括原始的本能和获得的习惯)。

    (2)一个教育目的必须能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

    (3)教育者必须警惕所谓一般的和终极的目的。所谓一般的或综合性的目的,意思不过是对现在活动的领域进行广泛的观察。

    b.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GZebWCQjYwm.html

    (1)概念

    智能是在某种社会环境或文化的环境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2)特征

    a.八种智能相互联系

    b.其发展受自然和社会环境,教育条件制约

    c.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能力

    (3)理论结构

    a.语言——言语智力

    b.音乐——节奏智力

    c.逻辑——数理智力

    d.视觉——空间智力

    e.身体——动觉智力

    f.自知——自省智力

    g.交往——交流智力

    C.青少年认知与社会情感发展

    (1)执行功能

    包含管理及控制工作记忆、反应抑制、决策、注意力、抽象思考等认知过程;当我们想达到某种目的或者遇到某些困难、新的挑战时,会运用高级的认知系统去完成任务或者克服困难,这个高级的认知系统就是“执行功能”。

    包含:计划能力,有目的的坚持,时间管理,工作记忆,反省认知,情绪调节,适应能力。

    (2)情绪调节与管理

    是当我们为了完成复杂任务或者控制、指导自身的行为而运用外在和内在过程监控、评估、并且调整自己情绪反应的能力。

    模型:

    情景选择——情景修正——注意力分配——认知重评——调整情绪的反应

    情绪调节方法:

    •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

    •减弱调节、增强调节和维持调节(中学生最常用的调节方法)

    •先行关注调节和反应关注调节

    •目标导向调节 ……

    (3)换位思考, 观点采择

    它是区分自己与他人观点、发现这些观点之间的关系、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的能力。

    •根据Selman理论,观点采择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最后两个阶段通常直到青春期才出现。

    -Stage 1, 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egocentric perspective-taking (preschool;ages 3-6)

    -Stage 2, 主观信息的观点采择subjective perspective-taking(early elementary; ages 5-9)

    -Stage 3, 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self-reflective perspective-taking(upper elementary; ages 7-12)

    -Stage4, 第三方的观点采择 third-party perspective-taking (middleschool; ages 10-14):我们能从第三者、旁观者、共同关系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Stage5, 社会体系的观点采择 societal perspective-taking (high school; ages 15-adult):我们意识到存在着一种复杂的观点体系,如某一地区的传统认知或宗教流派,并能够考虑俄社会体系的主流、普遍观点对他人思维的影响。

    (4)自我调控学习

    学习者为实现某些具体的教育目标而自发产生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个人根据特定任务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复杂过程。

    步骤:确立目标——行动(观察)——调节认知,动机,行为

    影响因素:元认知,认知,情绪加工,动机

    •1.自我观察:类似于自我监察,监督;

    •2.自我判断:学习者将当前的学习状况与目标相比较的过程;

    •3.自我反应: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学习结果做出的反应。

    (5)元认知:

    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中根据知识而进行调节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学习者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

    元认知知识就是有关认知的知识

    •有关个人作为学习者的知识

    •有关任务的知识

    •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识*

    元认知体验:即伴随并从属于智力活动的有意识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

    •在认知活动中,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元认知体验能导致元认知知识的增加、删除或修改,个体在认知活动中会发现目标、策略、元认知体验和任务之间的关系,然后将这些发现同化至现有的元认知知识系统中;另一方面,元认知知识可以帮助个体理解元认知体验的意义以及元认知体验对于认知行为的暗示。两者的关系还体现在:有时它们是部分重叠的,有些元认知体验可看作是进入意识的元认知知识片断。

    (6)社会情感学习

    d.青少年自我意识

    (1)可能自我

    (2)自我概念

    (3)自我效能:在某一具体事件中,人对自己达到某个既定目标的能力所进行的自我评判或预测。

    三、游戏视角

    1.背景人脑运作方式:

    a.经验

    b.喜欢有序避免无秩序

    c.选择性关注

    ps:建议思考方式

    a.清单式

    b.连贯式

    c.肌肉记忆

    2.游戏目的

    让人学习

    3.好游戏标准

    a.无法预测的反馈机制(一系列挑战)

    b.终极问题

    c.失败代价

    d.规则

    e.能力

    f.忠于服务对象

    进阶:

    a.允许预期外的动作

    b.新鲜感

    c.能力匹配

    d.玩家触发新内容

    4.设计好游戏的挑战

    a.思维定势

    b.选择同一个角色

    c.掌控感,不断重复已通关

    d.游戏越复杂,门槛越高难以吸引新玩家

    问题:游戏新鲜感与成瘾

    四、自我意识

    问题:现有的自我概念

    是什么?可能的自我(过去的我,期待的自我,害怕成为的我)

    作用:差距驱动改变情绪,动机

    解决:

    解释反常,行为变化

    用途:

    1.生涯

    2.认识别人

    五、动机

    1.动机类别

    外在动机:

    外部,内部,认同,整合

    ——

    内在动机:

    内部

    2.影响因素

    自主性(马斯洛需求),能力,关联(与人连接)

    当这三类动机愈加强烈时,内部动机会愈加强烈。

    认知视角:

    角度:

    经验主义,行为主义,理解性学习和已有知识(人的大脑是如何处理信息,认知主义),主动性学习。

    六、如何激发学生规划未来意识

    背景(为什么):

    1.自我概念的负面/模糊

    2.内外动机缺乏

    3.没有能力达到/改变现状

    4.没有人在乎/回应/被安排/鼓励被安排

    5.同伴之间没有氛围

    6.身旁缺乏成功案例

    7.社会集体注意氛围,随大流

    8.缺乏信息来源渠道,智识

    解决办法:

    自我意识:

    1.成功/失败案例探讨

    2.可能的自我探讨

    3.制造问题,学生解决哪些

    4.制造成功体验(调研学生对哪些体验有成功感觉)

    动机:

    1.志愿者营造良好的尊重认同他人的氛围

    2.辩论什么是成功

    社会情感:

    1.沟通技巧

    2.画关系图

    3.集体活动(合唱,创造)

    4.通过帮助别人意识到自我重要性

    八、博物馆

    目的:使用城市公共资源的能力

    目前风气:

    1.学术化

    2.学习效果无法测量

    3.志愿者的技巧

    4.朋辈风气

    视觉:

    1.动机:城市便利生活的

    2.游戏:自觉设计游戏

    3.社会情感:寻找有共鸣的物件

    4.自我意识:志愿者发掘参与者角色,并正向反馈。

    九、优秀引导者

    背景:

    认知

    角色

    对象了解,了解

    技能补充

    可能的自我(引导者):

    积极

    消极

    自我:

    1.自我认同,服务者心态

    2.面对(流程,群体)

    3.应对

    游戏视角:

    1.技能培训

    2.意外收货

    3.对志愿者的激励机制

    社会情感视角:

    1.志愿者是被尊重的

    2.氛围营造

    复盘:

    事实:

    am:介绍,讨论(社会情感视觉:sel)(自我概念,动机,游戏,认知)

    pm:解决方法(自我概念,动机,社会情感)

    感受:氛围,自我效能感

    理解和思考:青少年职业规划理解

    行动:日后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草公益——学习心理学x项目式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wx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