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是几乎所有大学的公共必修课程。无论是学数学的,学音乐的,学美术的,都逃不过四、六级的摧残。
我的大学英语老师是一位女士,姓季,在我20多岁的时候,她已经四十多岁了。每次上课,素面朝天,不屑于修饰布满“痘坑”的面颊,未涂口红的嘴唇略显苍白,在一众老师中独树一帜。
她的课讲得很好,更好的是她会在课间像一个大姐姐一样和我们聊天,聊学习,聊恋爱,聊哪个食堂有好饭,还可以聊一聊明星八卦。
记得有一次,老师感冒了,嘴唇苍白,面颊泛着红晕,鼻涕横流,她和我们讲了一段“感冒心得”。
“我从十年前开始,感冒再也没有吃过药……多喝水,多休息,注意清淡饮食……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吃药不吃药十天也好了……”
对于我这种从小在“药罐子”里泡大的人来说,这一新思想无疑是一种颠覆,我将信将疑。但是,第二周上课时,季老师神采奕奕地站在我面前,满血复活了。后来,我也尝试过几次,基本也能抗过去,而且感冒的周期越来越长,恢复期越来越短。
所以,我给我的孩子也用这样的办法治愈感冒,辅助推拿,喝大量的米汤防止脱水,基本不需要吃药。孩子的抵抗力竟然比较优秀,最多一周所有症状消失。
各大医院吊瓶林立的场景屡见不鲜,孩子们的免疫力逐渐衰弱,下一次的病毒,该用什么方法应对呢?
前途未卜,不寒而栗。
还有一次,季老师讲了她读书的事,“年纪越大,越喜欢读小时候的书,《西游记》《葫芦娃》等,买了连环画,坐火车出差边读边想:孙猴子可以大闹天宫,跟了唐僧后却不好出手了,为什么?……猪八戒是最有心计的,他和沙僧是来监督孙悟空和唐僧的……”老师讲了很多读书的思考,让我这个“死读书”的人稍微开了点窍,读书开始动脑子了。
感谢季老师二十年前分享的一个个小故事,铭记在心里,践行于生活,给我留下受用终身的宝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