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带孩子出门的时候,这句话我常用了。
以前我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许是自己不想承认吧,我极少在外面说他是个特殊孩子,逼不得已用到的时候,我会心酸到想哭。
去年孩子有一段时间就因为一次腿麻了,他以为自己不能走路,于是跛行。当时我并不了解原因,见他这样十分着急,他又不会表达,带他去医院看的时候他不能配合,我哭着告诉医生他是个特殊孩子,自闭,不能表达,那医生看了我良久,说了一句:“那你一定特别不容易吧。”
那时节我眼泪哗哗滴往外淌,医生一边安慰我,一边分析孩子腿的日子情况,建议我先观察两天,能走路,不要紧,过两天还这样再拍片子。
好在回去之后孩子立马就正常走路了。
再就是今年过年的时候,孩子腹泻发烧,家里忙着做生意,我只好自己一个人带他去医院,在医院折腾了8个多小时,其中很多的检查项目孩子没法配合,我只好跟不同的医生说他的情况。
“这是个特殊孩子,他自闭,还没办法用语言表达自己……也不能配合询问……”
感谢强大的某音,没有人再跟我说你陪他玩玩就好了,医生基本在了解情况后都表示理解,并对孩子特别耐心。
现在我常用到这个句式,可能也是因为懒吧,因为懒于应付别人“你孩子这么大了怎么还这样”的眼神。
他不是熊孩子,他只是生病了,理解能力跟不上,表达能力上不来。
我也不是个宠坏孩子的家长,我也在教,也在救,也在带他到处看,只是我们还需要一点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