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士志于道

士志于道

作者: 水冰知间 | 来源:发表于2019-07-15 23:54 被阅读0次

    1、儒家思想于“人与”文艺复兴的区别:儒家思想是一种人文的思想,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儒家理解的以“人”为本,跟西方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不一样。儒家的人不是一个孤零零的人,他背后还有天命的支撑。而文艺复兴所强调的是“人”自身就拥有强大的主体性。

    儒家思想中,天不仅有意志,而且道德感更强了。我们可以把它叫作“德性之天”。经过孔子的转化,天命就不是一个神秘的、只能靠占卜来猜测的东西,而是一个人可以知道的东西,因为它和人在道德上是相通的。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这个意思。

    2、君子儒:儒生本来是祭祀中的一个职业,专门负责教人怎么行礼。到了西周末年,许多儒生就把教人周礼当作饭碗,混口饭吃。孔子很鄙视这帮人。在他看来,这帮人只懂外在的规则,没有什么内在的自觉,这就把周礼降格了。孔子觉得,真正的儒生应该要有仁的自觉。他把没有仁,只是靠教周礼谋生的儒生,叫作“小人儒”。而他自己要培养的学生是另一种儒,叫“君子儒”。儒家士大夫的性格就是既要站在世俗权力之外,又要对等地去批判世俗权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正是“小人儒”和“君子儒”的区别。一个“君子儒”,要跳出自己的职业和社会角色,关心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大事。

    3、士志于道:士,我认为是内心有道德、原则,有深刻“仁”的自觉的人。道,我理解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大格局、大情怀,且更偏重于奉献一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有一个人点评不错:这里我理解的士是读书人,这里的道呢是指大的志向。如果一个人能够从大的尺度去规划人的一生,确定一个大的目标和方向,那么目前所遇到的困难,就很容易克服,而不会患得患失。以天下为己任,表达的是大的格局和情怀。梁启超在为学与做人中提到,“大凡忧患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当你跳出自身利益而从全局来思考的时候,这些“成败得失”都化为磨刀石,磨砺我们的意志和心性。

    疑惑:另外,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是把集体利益看得很重的,这个我怎么去辨析?现阶段,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众多,又如何去取平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士志于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ea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