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又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于1789年7月爆发,直接导致了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的土崩瓦解,是一次轰轰烈烈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流血革命。
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原因,具有重要意义。大革命的定性为资产阶级大革命,这是重点。很多人应该都知道,我国是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是被深度压迫的阶层,在严重的压迫下别逼革命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既然都有资产了,为啥还要革命呢?
这就要回溯到法国的历史。法国最早是实行奴隶制的,后来在西方民主浪潮下解放了奴隶,并给予奴隶相应的土地。按理说,大家都分了土地,应该安稳过日子了吧,可是,分了田地后,老百姓由对政府的苛捐杂税产生了很大意见:地都是我的,也是我自己种的,政府你啥也没干,凭啥要收那么多税?于是,各种不满开始积累,最终导致了法国的大革命。
有意思的一点是,法国是最早解放奴隶并发放田地的国家,反而因此造成了民众不满。而同期其他国家仍旧在实行奴隶制,反而没有出现大革命。
中国古代大变革家商鞅在赫赫有名的《商君书》中T提到,
驭民五术:弱民、贫民、疲民、辱命、愚民。其背后的思维与法国大革命的背后逻辑类似。
回到企业管理上,如何管理好员工?当然笔者不认为一定要按照商鞅的思路来,但是公司与员工之间本质上就是一种博弈关系,从这种角度来讲,不是说对于员工的奖励越多,员工的绩效就越好。相反,从笔者多年企业咨询实践来看,奖励是需要度的,这个度的衡量就是员工的心里预期与老板的心里预期之间的一个平衡。
管理的本质在于分配,分配的本质在于找到公司和员工都能接受的博弈平衡点。在企业管理实践过程中,很多企业在推行绩效考核,但是在推行过程中往往发现难以落地,难以落地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公司和员工之间的博弈平衡点。任何考核机制,如果没有满足员工的预期,就会发现推行困难,这样的机制,往往是从公司利益出发,忽略了员工利益。
分配机制的设计好坏,决定企业的生死。一旦分配不合理,造成的影响很大。很多企业家,往往忽视了这一块,企业的分配机制往往不是公司主动构建的,而是倒逼式的,这样导致企业很被动。笔者遇到很多企业,往往是在员工提出离职或者罢工后才开始加薪。这种加薪动作会给企业来带具有破坏性的影响,破坏了企业原有的晋升通道。
实质上,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博弈,往往并非是零和博弈。我们常常讲共赢,其实只要机制设计合理,是可以实现公司和员工之间的共赢的。所以,在机制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考虑员工的需求,了解员工心理的预期,然后根据员工的预期来设计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才能有效落地并取得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