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总是懒懒散散,很多事情都不放在心上?
为什么孩子总是垂头丧气,一副不自信的模样?
其实,很大可能是因为家长的生活取向!
一个喜欢安逸的家长可能培养出懒散的孩子,而一个追求完美的家长可能会给孩子太多压力。在教育孩子之前,或许你应该先了解一下自己!
今天将和你分享,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应该了解自己什么。
01.你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行为
前面我们分享了孩子的不良行为有4个错误目的,分别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
其实大人也有错误目的,《正面管教》把大人的错误目的叫作“生活态度取向”。有的大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在生活中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困扰。
我知道一对夫妇,张先生和张太太,两个人的生活态度取向不同,在对孩子的教育和要求上也不一样,结果让孩子很困惑。张太太比较随性,在生活中,不喜欢和人争执。到了睡觉点,她不喜欢多管孩子,她宁愿选择等孩子在客厅玩累了睡着,再把孩子抱到床上,也不愿意一直说孩子。
但是张先生就不同了,他更喜欢掌控局面,喜欢自律的生活。他也要求孩子们制定自己的日程表,按照日程表的作息来安排自己的时间,并且在睡觉前一定要穿上睡衣、刷好牙。
当他们共同照顾孩子的时候,就会出现分歧:到底谁的做法更好呢?但当他们轮流照顾孩子的时候,孩子就很难培养一个固定的习惯。
每一种生活态度取向对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都有利有弊,如果家长能够更多地了解生活态度取向,就可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对自己的取向扬长避短。
02.生活态度取向是什么
我们从小到大的经历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态度取向,它不能描述我们是谁,但描述了我们会怎样生活。
一般来说,成年人会有一个基本生活态度取向和一个次级生活态度取向。基本生活态度取向主要表现在,当我们感到自己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会采取什么行为。而次级生活态度取向就体现在我们有安全感时的行为上。
生活态度取向主要是四种,分别是:安逸、控制、取悦和力争优秀。
每一种取向都有优缺点,也影响了你作为家长时的行为。了解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不是为了给自己定型,套上框框,而是为了增加对自己的了解,然后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只有大人更了解自己,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更多的责任,才能从容面对孩子的教育,哪怕在和孩子有分歧的时候。
03.安逸型
几乎每个人都想要安逸的生活,希望能远离身体上、感情上的痛苦和压力,所以,避免痛苦和压力就成了以安逸为生活态度取向的人最在意的事情。
这种取向的优点是能让孩子看到随和的好处,学会享受简单生活里的快乐,比较“佛系”。但这种类型的家长可能对孩子太宽容,放任或者骄纵孩子,孩子容易成为“被惯坏的小淘气”。
安逸型的家长可以让孩子们在家庭会议或者班会上制定规则、设立目标和一起解决问题,或者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04.控制型
以控制为生活态度取向的人比其他取向的人更难忍受批评和羞辱,所以希望尽可能地掌控自己和局面,但是孩子们却容易把这当成是对他们的控制,甚至还会反抗,然后家长和孩子就发生冲突。
从好的方面来说,以控制为取向的老师和家长可以教给孩子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果断等,但有可能会过度控制孩子,让孩子感觉很压抑,产生抵触,家长和孩子容易产生较多矛盾。这类大人需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并且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多问启发式的问题,让孩子参与决策。
05.取悦型
以取悦为生活态度取向的人往往会牺牲自己满足别人,可能会出现为孩子付出很多,孩子却不领情的局面,因为没有问过孩子自己想要什么。
取悦型的优点是可以教会孩子友善、体谅,但是如果他们太讨好别人,容易给自己和别人都造成负担,容易感到怨恨或者沮丧。
这种类型的大人首先需要更多地关注自己的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孩子才会从他们身上学会满足自己。
06.力争优秀型
力争优秀的人不仅总是高要求自己,追求意义,还会要求孩子做得更好,让孩子不断努力。
他们虽然能给孩子树立一个成功的榜样,但孩子有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达到高期望,然后容易灰心,对自己失望。
这种类型的大人要尽量抛开追求完美的想法,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去发现什么对孩子更重要。
另外还要学会把犯错当作学习的机会,注重过程,不要追求一定要达到理想的结果。
比较有趣的是,每一种取向导致的行为经常会和初衷相反。比如,一个想要控制孩子的家长常常会招来孩子的反叛,而一个想要讨好孩子的父母往往吃力不讨好,得不到孩子的感激。
其实,和孩子比较好的相处模式是放松的、引导式的,做什么都不过度,让孩子自由生长。
07.我想静静
“积极的暂停”,也就是冷静期的作用我们已经提到过好几次了,家长们要注意的是不要只让孩子“暂停”,而是要明白,父母首先远离冲突其实会更有帮助。
当然,在家长暂停之前,要先向孩子解释你准备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比如你可以对孩子说:“我现在很生气,所以我需要找个地方让自己冷静下来,等我心情好一点了之后,我会回来和你一起商量。”
如果是在家里发生了冲突,家长可以选择去卫生间暂停。提前在你的卫生间里放些书或者杂志吧,放点音乐听也可以。
家长们还可以选择出去散个步,到处转转再回家,当然,前提是把孩子安顿好,并且一定要给孩子强调你只是暂时离开,你还会回来的。
如果老师和学生发生冲突,可以选择去办公室或者休息室冷静一下,如果不能离开教室的情况下,老师可以选择坐下来读本小说。这个办法对小学的孩子最有效。
08.不要再混乱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吧!
有的家庭早上经常很忙乱,场面往往是这样的:
妈妈一直催孩子起床:“宝贝!快点起床,自己穿好衣服出来吃早餐!......宝贝你怎么还不起床!豆浆都要冷了!......这是我最后一次叫你起床了!你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我不会开车送你的噢!”
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呢?
其实这一幕会在很多家庭上演,但是几乎对孩子不起作用,因为这种话孩子听过很多遍,他们知道家长最后还是会心软,送他们上学的。
虽然家长们都知道要让孩子对自己负责,但是他们总是没有让孩子真的承担责任。
除了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比如迟到被老师罚站之外,家长们还可以通过建立日常惯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来让孩子对自己负责。
比如,早上该几点起床,起床后要做哪些事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商量好,然后作成一张表,贴在孩子房间,提醒孩子,一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几次,之后就要让孩子自己养成这个习惯。
其实早晨很混乱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头一天晚上的不规律。有的孩子头一天晚上玩太晚,第二天起不来,所以才会赖床。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让孩子学着过规律的生活,慢慢地他们就能学会自律,对时间有概念了。
为什么孩子在睡觉前总是特别折腾,迟迟不愿入睡呢?
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他们感觉父母想摆脱他们,于是他们就会要求喝水、上厕所、缠着父母讲故事等等,用这种方式来寻找归属感。
虽然忙碌了一天之后,父母真的很累,很想好好休息,但还是要认真花几分钟的时间陪伴你的孩子!
只要孩子感觉到你是真的享受和他们待在一起的这段时间,哪怕只有几分钟,他们也会平静下来,不再哭闹着寻找你的怀抱。
比如说,听听孩子这一天最开心或者最伤心的事,分享你自己今天过得怎么样。对孩子们来说,这就可以让他们满足地入睡了。
09.不提要求,提供选择。
大人们经常会给孩子提要求,命令孩子做这做那,孩子自然会感到厌烦。但是如果提供选择的话,孩子就容易接受。
给孩子选择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给出选择后,加上“你来决定”这句话。孩子会感到你对他的尊重,更愿意回应你。
第二,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给的选择要更有限。年龄大的孩子有能力做出更多选择,因为他们能为自己的选择负更多责任。
比如,对年纪小的孩子,你可以问他们是选择现在起床还是五分钟后起床,而年龄更大一点的孩子你完全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起床时间。
第三,给出选择的时候,每种选择应该都是你能够接受的。如果当孩子选择之后你却不能接受,那孩子马上就会感觉你在糊弄他,不会再相信你。
如果你给的选择孩子都不想选,那就问问他们想要什么,能够接受是最好的。不能接受的时候,你可以重复一遍你之前给他们的选择,然后对孩子说:“你来决定”。
010.零花钱的作用是什么?
零花钱其实是个很好的教育工具,家长做得好的话可以培养孩子的财商和对金钱的理解。
但是很多家长都会把零花钱作为惩罚或者奖励孩子的工具,比如,当孩子做了家务,就可以得到一点零花钱;当他们没做家务,就会被扣除零花钱。这样会导致孩子觉得他做家务是应该得到奖励的,而不是一种义务。
家长们应该在家庭会议上和孩子一起安排好家务活,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千万不要用钱收买孩子。
零花钱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当孩子有了零花钱后,就不会缠着你买这买那了。但是如果孩子花光了零花钱再来缠着你,你可以趁机教育孩子:“宝贝,你有零花钱,如果你想买什么玩具,你可以自己攒钱买。”这样孩子慢慢就可以学会打理自己的零花钱,长大后才能合理地利用金钱,控制自己的欲望。
因为攒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孩子们也会更珍惜地购买和使用,也就会理解物品的价值。
如果孩子们损坏了别人的财物,也要用他们自己的零花钱去偿还,在零花钱不够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先垫付,定期从零花钱里扣除。让他们学会珍惜自己的,学会尊重别人的。
其实教育孩子,态度和目的很重要。正面管教的重点就是希望家长们能够使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尊重孩子,多和孩子商量,然后一起解决问题。
【小结】
今天我们分享了一些正面管教的工具,第一个工具是使用卫生间和小说来启动“积极的暂停”;第二个工具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主要是要建立日常的作息;第三个工具是给孩子提供合理的、有限的选择;最后一个工具则是利用好零花钱来教育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