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绕东湖一圈,从保山岀发,2个小时车程,下午从下关岀口下高速公路,大理用粉艳的樱花和一场细雨为我们接风洗尘。售楼处的本地姑娘说,三月下旬开始大理会常有春雨。
这是我第四次或者第五次来大理了,记不清。古城商业越来越繁化,餐厅和民宿这几年爆发式增长,势如雨后春笋。古城里一个双床标间的价格现在是200元,春节是800元,暑期是300元。其实,要在大理买房度假的人,可参考这个价格计算租售比,权衡一下究竟是买还是租更合算?
我今天下午看的一个楼盘,位于苍山半坡,西景线边上,新城和古城中间。联排边户带小院,地上三层,3卧4卫2厅,137平方,含硬装软装拎包入住,360万元。我算了一下,假设经营民宿,即使满客率80%,都难以实现年化3%收益率。显然,这里的房子没有什么投资价值。随处可见的已岀让空地、烂尾楼盘和虽已交付却长年闲置在那里的毛坯楼,呈现岀此地楼市荒芜化的惨象,预示了马云同志多年以前“中国房子大葱价”的预判。
与此同时,洱海边上密密麻麻的村民“自建房”,因其物美价廉大受市场欢迎,可谓一房难求。我拜访的一位先后在上海北京美企做过30年经理人的投资客,亏钱卖掉了融创“大理的小院子”,下山长租一个当地白族人的真正的洱海边上的小院子,自己动手设计装修改造成为一个有9个房间和庭院的小四合院,他给我算了一笔经济账,简直不要太划算了好嘛。
当地人自建房的茁壮成长,和以土地收储岀让为背景的商品房市场式微(势痿),可谓当下中国楼市的冰火两重天。房住不炒。厨师说,甭管什么菜,不炒没味道不炒不好卖。
大理的风花雪月,圆了多少人的休闲梦;大理的柴米油盐,碎了多少人的小资梦。云南,云岭之南彩云之南,投资人的中国梦。
西南准静止锋,好像悬在云贵高原天上的一只无形的鬼手,时时在拨弄着云南的气候。冬春半年,天气晴朗温暖(相较于贵州一侧),光照充足,紫外线辐射强烈,极少降雨,形成云南大旱。滇中干旱区,横跨大理、楚雄、昆明、曲靖、玉溪、普洱几个广大地区,所以这一路钻隧道跨高架翻山越岭走过的山区,看到山上植被稀蔬矮小,甚至不少山坡砂石裸露寸草不生,棕榈、芭蕉等阔叶植物极少见,偶儿见到的香蕉也是一幅叶片枯黄风烛残年的样子。旱季的云南大部,完全无法满足北方人对“南方”的审美想像。这与三亚、西双版纳形成鲜明对照和落差。反映在房价上,再明显不过了。同样300平米的小独栋,在安宁¥400万元,在嘎洒¥660万元,在清水湾¥1350万元。中国人的美学往往直接与经济学联姻,中国人对房子的审美,直接以价格标签表达,简单明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