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杂记

作者: 谭跃 | 来源:发表于2024-07-31 20:28 被阅读0次

殷浩字渊源,尚清谈,才名冠世。屡征不就,屏居墓所,几将十年,时人拟之管、葛。

江夏相谢尚、长山令王濛常伺其出处,以卜江左兴亡。尝相与省之,知浩有确然之志。既返,相谓曰:“深源不起,当如苍生何!”庾翼尝遗浩书曰:“王夷甫立名非真,虽云谈道,实长华竞。明德君子,遇会处际,宁可然乎?”浩犹不起。浩父羡为长沙相,在郡贪残,庾冰与翼书属之。翼报曰:“殷君骄豪,亦似由有佳儿,弟故小令物情容之。”时人重之如此。

后褚裒荐前光禄大夫顾和、前司徒左长史殷浩。以和为尚书令,浩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和有母丧,固辞不起,谓所亲曰:“古人有释衰绖从王事者,以其才足干时故也。如和者,正足以亏孝道,伤风俗耳。”识者美之。浩亦固辞。会稽王司马昱与浩书曰:“属当厄运,危弊理极,足下沈识淹长,足以经济。若复深存挹退,苟遂本怀。吾恐天下之事于此去矣。足下去就,即时之废兴,则家国不异,足下宜深思之。”浩乃就职。

浩连年北伐,兴师屡败,粮械都尽。征西将军桓温因朝野之怨,上疏数浩之罪,请废之。遂免浩为庶人,徙东阳之信安。

跃曰:怀才不遇,虽复怅恨,不过一身而已。然负重名而秉权要,其实驽下者,其害岂惟一身哉?余观渊源之初隐也,惟其确然終志,不失许、巢之声。一旦居衡,士卒为之客死,家国因以衰蔽,其罪诛之不为过也。然过秦而知兴废,视今之庙堂之士,其诛者岂独殷浩哉?噫!殷鉴未远,蹈辄若踵,悲矣。

相关文章

  • 读史杂记

    打字伤眼睛,纯手写,观者莫要嫌丑。

  • 【今日读史杂记/河鱼大上】

    明末古文家、临川四大才子之一的陈际泰,教书为生。68岁始中进士,其时已经崇祯七年。当一位须发飘白的老者...

  • 肆史杂记

    漫花飒风俱下 至境深弥处 苍叶万年约期 至此勿耽搁 白霜凝黛瓦 青砖映红墙 不见当年少年郎 空悲切

  • 历史书评|吕思勉:这版《中国通史》,真的很cute

    为什么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万物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还要读史呢?读史明智,读史知人,读史培养智慧。前人用他们的人生经历...

  • 2021-07-20谈谈为何读历史

    为何读史?或曰:读史以明智;或曰:知古以鉴今。我说,此二者乃豹之一斑,鼎之一足!如此,读史还可为何?依我之见,读史...

  • 《西京杂记》评

    余近读《西京杂记》,其叙事文风为素来所喜,故妄评之。 西京者,汉之都城长安也。杂记者,但有可志之事物人情,辄记之。...

  • 《西京杂记》小考

    余近读《西京杂记》,其叙事文风为素来所喜,故妄评之。 西京者,汉之都城长安也。杂记者,但有可志之事物人情,辄记之。...

  • 最好的时光

    假期,睡到自然醒。乱翻书,读元代的杂剧,也读食谱,看电影,也读关于电影的杂记。 《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墙...

  • 2020-05-14

    读史明志

  • 读经,还是读史?

    文|如歌 民国时,章士钊主张读经,鲁迅专门写了文章《读经与读史》,认为读经不如读史。 读经,还是读史?这个问题一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杂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gn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