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通过写作,我实现了10倍速成长

通过写作,我实现了10倍速成长

作者: 超叔成长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4-02-18 08:53 被阅读0次

最近遇到了一些写作瓶颈,经常面对空白的文档,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如何开始第一句话,这种情况一度让我感到迷茫和恐慌,甚至开始有了自我怀疑。

做任何一件事不会是线性增长的,即一直努力就一直有成效。

写作,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进步方式,有时候进步缓慢,看不出自己的成绩,甚至有一种原地踏步的错觉。

但是持续一段时间后再回头看,原来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了。

这就是典型的进步,也是多数技能进步的主要方式。

当遇到瓶颈和障碍的时候不要怕,坚持一下就会跨过去,这是肯定会存在的过程。

更不要觉得没有进步而放弃,这样很容易导致前功尽弃。

一、当写作遇到困境,不妨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写作最重要的是要不拘一格,尤其是在前期,更不能给自己设限。

那究竟可以从哪些角度开始写作呢?

第一,写出自己领悟的100个概念的认知。

把自己要学习和研究的领域,或者自己当前工作的领域的100个概念梳理出来。

每个概念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适用边界、经典案例等角度去写作,争取每个概念写够2000字。

这样一轮下来,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积累了写作素材和内容,一举两得。

第二,梳理出100个问题。

通过知乎、AI等,梳理出要研究的领域的100个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整合。

然后诸个回答出这100个问题,这样就会倒逼自己进行大量阅读输入,通过问题的提出来驱动知识的探索和闭环,是非常高效和专注的方法。

有时候我们无目的地学习看书,效率并不高,就是因为精力不聚焦,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引,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如何做。

但是一旦有了问题,就给自己接下来如何学习、从哪些角度学习,提供了方向。

古典老师也说过,体系的顶端是问题。

想要研究一个体系,就必须要有问题方可。

第三,100个写作疗愈,值得尝试。

自己曾经在云笔记中积累了400个写作疗愈的题目,只不过写了十个左右就没再坚持下去。

当时觉得,这些内容一方面不公开发布,没有反馈,不想写,另一方面也总觉得自己平常的写作,已经可以很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了,没必要再多此一举。

实际上,任何练习都不应该抱有功利心态,就一定要得到什么好处,只有先把自己的能力练上去,才能逐渐转移到收益上。

不管怎么样,这400个写作疗愈的题目,一定要先写完再说,哪怕字数少一些,只要是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即可。

这个工作还是要做起来。

第四,其他公众号提到的各种写作训练,语文教科书提到的各种写作技能的写作等。

这部分主要是给了一种写作训练的方法和角度,可以更好帮助自己以一种较为开放的方式去坚持下去,这个内容非常值得尝试。

第五,看过的书,模仿着写。

很多书都是用的章节形式,每个章节写一个话题。

当自己没有写作思路时,这个也是自己值得写的内容。

把别人写过的一些话题,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尝试写一篇文章,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因为写作没有好的方法,就是多写硬写;

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于当前书中题目的理解,更能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去感怀一些道理和有价值的故事。

以上是自己简单总结的一些方法。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行动,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

二、如何坚持写作?

知道了方法,就可以开始去写了,但这时候会遇到另外一个问题:如何坚持下去?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减肥经历。

我从2022年的5月中旬开始减肥,截止到现在,持续了一年九个月,从一开始的195斤,到现在的138斤,感觉自己就像换了个人一样,就像贾玲的减肥一样,我深知其中的艰辛和不易。

在这不到两年的时间中,除了节假日、极少的恶劣天气和因为疫情封控的部分时间外,其他时间都坚持运动。

我每天运动的主要形式是有氧骑行和部分抗阻练习,几乎风雨无阻。

这件事为什么我能坚持这么久呢?

主要得益于两个原因:

第一,没有退路。

当前经济压力过大,生活比较拮据,上下班通勤的支出,对我来说显然是一笔可以避免的费用。

通过每天骑行,可以很好地规避掉这部分费用。

因为自己经济压力的原因,没有多余的条件去选择其他形式,灵活低廉的骑行就成了自己的第一首选。

但凡我能有条件选择其他的通勤工具,比如地铁公交、打车自驾等,都不可能坚持这么久。

第二,反馈及时。

自己一开始骑行时,虽然减肥效果不明显,但是整个骑行过程挑战了自己的舒适区,因为自己长这么大,从来没有骑行这么远,所以特别有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其实就是一种反馈,当我们大脑接收到足够多的反馈时,无形中就加深了自己对做这件事的兴趣和感受。

后来随着骑行的增加,减肥开始出现效果,这更加坚定了自己坚持骑行的决心。

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的坚持也就变成了习惯。每天都不再消耗意志力,紧靠习惯就推着自己往前走,骑行这件事也就变得很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总结上面两个点就是:给自己一个不得不做的动力,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反馈。

对于写作同样如此,白纸黑字写下来:

写作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它可以帮助自己变得更好,可以锻炼写作能力;

写作可以治疗焦虑、缓解压力;

写作可以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

写作是未来增加竞争力的重要武器;

写作可以帮助自己成为IP,可以增加收入;

等等。

通过这种视觉化的内容去告诉自己,写作这件事很重要,给自己大脑一个不得不做的理由和信号。

然后开始写起来,不管怎么样,先写完第一版再说。

写完后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奖励,告诉大脑自己这件事完成的很棒,值得奖励。

我们的大脑特别擅长节能,对于任何消耗能量的事都会本能地进行抵触。

如果我们做的事,能给大脑带来奖赏,让大脑知道这件事值得做,那么就会很大程度抵消这种抵触带来的折腾感。

如何奖励自己呢?

当完成了一个写作任务时,可以奖励自己买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吃一个好吃的东西等等,总之,前期一定要让想尽办法去坚持下去。

只有坚持到一定程度,当写作变成了自己的习惯后,就不会再消耗意志力,此时就真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那么坚持多久呢?

杜克大学研究发现,我们培养一个习惯,平均需要66天。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坚持三个月,这个行动大概率就会成为习惯。

一旦成为习惯,就会变得节能且高效。

三、写作是非常值得做的一件事

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好的文章会有脚。

之前看过一本书,里面提到刘润在16年前写的一篇文章《出租车司机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MBA课》,当时阅读量过亿,十几年过去,至今都有人通过这篇文章找到刘润谈合作。

用书中说到的观点,一篇好文章是有脚的,能自己走很远的路。

你平常演讲可能面对的是几百、几千人,但是写一篇文章则有机会让树万,甚至数十万以上的人看到,而你的成本仅仅是写一篇文章的时间。

一个传播力是很恐怖的。

因此,会写文章,可以快速建立自己的影响力,快速让自己拥有更好的个人杠杆点,最终形成超级个体,这是写作最大的魅力。

第二,写作可以梳理知识体系。

记得还没开始尝试写作前,自己整理的所有资料、内容,都是用的别人的体系。尤其是看到一些总结的很好的导图、内容都恨不得扒拉下来,据为己有。

但是,也仅于此了,从来没有考虑过别人是如何做到的,又是如何整理的。

直到自己开始学习写作,一切都慢慢变得明朗起来。不管什么内容,自己都可以很好很快地找到对应的思路去表达。

尤其是面对一个新的领域或者内容,总是可以很好的把握住一些思路和框架,这都得益于写作带给自己的一些能力上的提升和认知上的改变。

比如自己学习读书方法、时间管理、情绪管理或者行动力提升等内容时,会特别关注一些内在逻辑和结构,尤其是对于一些大的框架内容,会让自己格外留心这些内容。

通过写作,增强了自己梳理知识体系的意识和能力,虽然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好,但是这件事本身让我有感触,就是最大的价值和收获。

第三,写作能增强表达能力。

写作要捋清楚思路,要掌握一定的逻辑,要结论先行,这些东西都是通过写作才知道的。

以前,不管是写东西还是给人表达内容,都罗里吧嗦说一大堆,别人烦,自己也烦。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没有搞清楚读者面对的信息压力,自己也没有搞清楚到底应该如何去表达和输出。

自从写作之后,这个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自己越来越重视表达过程的逻辑和顺序,也更喜欢开头就给结论,避免让读者陷入过多信息焦虑情绪中。

通过写作,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不管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会很有意识地去构思整个过程和逻辑顺序,尤其是涉及到结构的内容,更会特别在意。

我想,这是写作带给自己的最大的一个收获了吧。

第四,写作可以释放压力。

自己因为各种压力,经常导致焦虑和负面情绪满满。

以前面对这种情况,更多是闷闷不乐,搞的自己精神紧张,甚至会传染给家人。

自从写作后,通过写作来纾解这个过程,同时知道了很多调节方法,让我不再像以前那样那么痛苦。

写作可以释放压力,真的太重要了。

通过写作,倒逼自己读书和大量阅读,从而知道了跑步的重要性,知道了链接高人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加入付费社群的重要性。

所有的这些,都倒逼自己的进步,这是最好的方式,也是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我自己通过写作,也实现了10倍速的成长,知道了自己的方向,也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更坚信了自己的未来之路。

如果你也想调整自己,想要改变自己,不妨先写起来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过写作,我实现了10倍速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gp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