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十八大姐九岁郎

十八大姐九岁郎

作者: 三闲居士a | 来源:发表于2019-01-15 17:19 被阅读0次

2十八大姐九岁郎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有一首民谣:石榴花,红又黄,十八大姐九岁郎,说他是郎来郎又小,说他是儿来又不叫娘……。这首歌谣说的是我国过去,很长时间内流行的一种畸形婚姻:女大男小,十八岁的新娘子,九岁的小女婿。不过,给八九岁的孩子娶个十七大八的媳妇,主要是那些比较富裕的人家。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更早更多的繁衍后代。古代讲究多子多福,早娶媳妇,早生贵子。二是娶个大媳妇,可以增加一个劳动力。在所有劳动全部靠人力的社会里,人就是生产力。给孩子娶个大媳妇,除了可以把照顾这个孩子的事全部交给媳妇以外,这个媳妇还可以干许多家务活。家里来了一个不支工钱的保姆,何乐而不为?

五十年代初,我上高小的时候,有一位比我高一级的同学,年龄十二三岁,好几年前,就已经娶了媳妇。这位同学,平时的衣着,整洁光鲜,显然是媳妇的功劳。

在同学们当中,还流传着关于他的这样一个故事。

说是有一年的夏天,跟许多农户一样,这位同学全家在院子里吃晚饭。晚饭后,当儿媳妇的要收拾饭具,刷锅洗碗。当婆婆的则给已经做了丈夫但其实还是的小孩子的儿子打着扇子,讲故事。讲着讲着,儿子睡着了。婆婆便吩咐儿媳妇,把她的小丈夫抱到屋里去。

儿媳妇抱起小丈夫,来到自己的房间,一面把小丈夫放到床上,一面感慨:“哎!说你是郎来郎又小,说你是儿来你又不叫娘。”话音刚落,婆婆在窗外说话了:“恁嫂哎,你说啥?”那时,这样的家庭里,婆婆怕儿媳妇虐待小丈夫,常常偷听儿媳妇的动静,民间把这个行为叫做“听墙根子”。媳妇一听,婆婆来“听墙根子”了,忙答:“哎,我说席很凉呢。”——这媳妇反应也够快的。

1950年,我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那位同学的媳妇立马跟他离婚了。

相关文章

  • 十八大姐九岁郎

    2十八大姐九岁郎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有一首民谣:石榴花,红又黄,十八大姐九岁郎,说他是郎来郎又小,说他是儿来又不...

  • 随感

    十八秋月十八郎, 十八风雨十八乡。 十八浮华轻似梦, 人间再无少年郎。

  • 那个年代

    “十八岁大姐九岁郎,把你当郎你还小,把你当儿不叫娘!”听老人讲,早先婚姻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媳妇小男人,大...

  • “香大姐”和“金壳郎”

    杭州的夏天,热得有些矛盾。容易使人颓然却也容易驱人发狂。但对动物来讲,反倒是个极热闹的时节。雨后蛙鼓,夏虫嘶鸣,直...

  • 娑罗树

    娑郎树,娑郎花,娑郎树底下住人家,人家娃子会写字,人家女子会扎花,大姐扎的十样景,二姐扎的牡丹花,剩下小姐不会扎,...

  • 七绝·咏衢州江郎山三首

    咏江郎山 甲冠东南堪毓秀,丹霞赤岭一重重。江郎三子今何在,拔地撑天立险峰。 登十八曲 为赴烟霞心与共,曲盘十八是人...

  • 十七

    十七是山脚下陈二娘留在世遗孤,十七的爹十八郎在好几年前便离开了山,去寻找他做梦梦到的那片水。十七被十八郎留在了...

  • 郎窑红|青花易得 郎红难求

    青花易得 郎红难求。 朗窑红为我国名贵的传统红釉之一 因其于十八世纪始 产于清朝督陶宫郎廷极所督烧的郎窑 故称“郎...

  • 姑篾古语和汤溪方言

    姑篾古语和汤溪方言 戴建东 “十八姐姐十八郎,十八埠头汏衣裳,花花手巾儿脱脱后溪滩,撑排哥哥儿撮撮着……”继著名音...

  • 民间歌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郎放鸳鸯姐放鹅 姐家门前一条河 郎放鸳鸯姐放鹅 郎放鸳鸯十八对 姐放白鹅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八大姐九岁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gy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