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灯录》惟此一事实 余二则非真

《心灯录》惟此一事实 余二则非真

作者: 谷l | 来源:发表于2022-04-18 11:29 被阅读0次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唐宪宗问鹅湖,何者是佛性,湖对曰:”不离陛下所问。”此才是直指。今诸方将此等言句都抛向大洋里,因他不曾悟,怪他不得。既不曾悟,却来作方丈,为可笑耳。余向在吴门,常以此答学者。人皆谓我并无他长,只知道不离问处,盖讥我也,殊不知更无别法。

金牛和尚每日至斋时,升饭桶到堂前作舞,呵呵大笑曰:“菩萨子,吃饭来。”金牛每日如此,可谓婆心极矣。舞饭桶直接拈花一脉,大笑直接微笑一脉。无奈众菩萨不悟,辜负金牛。可叹可叹。

汾州云:“汝等见闻觉知之性,与太虚同寿,不生不灭。一切境界,本自空寂,无一法可得。迷者不了,即为境惑。一为境惑,流转不穷。一切诸法,心性本自有之,非因造作,犹如金刚不可破坏。一切诸法,如影如幻,无有实者。经云:惟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常了一切空,无一物当情。是诸佛用心处,汝等勤而行之。”吾人只要此一段话便了却矣,何须东去求知、西去求解?盖见闻觉知有所发之性,此性即我也。与太虚同体,岂不同寿?此性非因造作而成,犹如金刚,是哪个能破坏他?所以经云:惟此事真实,余者皆虚。只悟此我,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金莲台并一切楼台殿阁、一切华、一切香、一切云、一切色皆无足当情者。惟此我至尊至贵,任意逍遥。得汾州说,勤而行之,保管成就。愚人为法所缚,为境所惑,不知此我,为劫运流转,深可怜悯。

相关文章

  • 《心灯录》惟此一事实 余二则非真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唐宪宗问鹅湖,何者是佛性,湖对曰:”不离陛下所问。”此才是直指。今诸方将此等言句都...

  • 宗杲:只怕说得似,却不悟者

    摘自:《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老瞿昙①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请着鞭不可忽。世间事只这是。先圣岂不云...

  • 宗杲:只怕说得似,却不悟者-道德真源

    来源:《圣贤法语》栏目79篇 摘自:《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老瞿昙①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请着鞭不可忽。世间事...

  • 佛与众生同一心灯

    作者(清)湛愚老人《心灯录》 客问于余曰:“子录名心灯,何以谓之心灯也?”答曰:“心者,我也,即常住真心也。十方如...

  • 拼书(一)--------【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禅宗经典《六祖坛经》第七机缘品,载【即心即佛】,禅宗灯录《景德传灯录》卷六载【非心非佛】。 葛兆光教授在《祖堂集》...

  • 《心灯录》变相即是真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斯道只有此我名曰真如等等尊称。自拈花至千七百公案,皆是真如变相。虽是变相,皆...

  • 日更美文| 夹竹桃(3)

    见性成佛,意思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出自《续传灯录》。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五:“久参泐潭,潭...

  • 五律 何言入梦深

    青山极目真,碧水洗余心。 人老惟知趣,冬寒须护身。 往来多挚友,谈笑少红尘。 时下周公罕,何言入梦深。 (新韵)

  • 择春秋

    夜幕寒灯, 惟剩将就, 凉却山水谁人求? 繁华可依旧? 难堪离合, 惟余流年愁! 日晚倦容, 欲语还休, 婉拒何人...

  • 惟余

    上联:饮冰室新会陈皮任公品味 下联:赫曦台浏阳辣椒润之咀嚼 横披:惟余莽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灯录》惟此一事实 余二则非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hdertx.html